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

整合經營績效 一加一大於二

■ 廖志德
在顧客需求變動異常快速,以及經營環境日益複雜的今日,如何整合散沙般的經營力量,的確是關鍵議題。整合效率無法彰顯的企業,輕則造成訂單嚴重流失,重則危及組織的基本生存能力。
中國生產力中心(CPC)經管輔導部協理陳詩龍根據多年的輔導經驗指出:「企業也許在單一機能的資源效益可以發揮到最大,可是由於難以有效掌握經營績效的營運體制,逐漸形成部門間的藩籬,造成總體資源的浪費。」
察覺企業經營整合能力的嚴重失衡,CPC顧問群2000年自日本能率協會引進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otal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TPIM),協助企業建構一套合適的國際化布局經營模式,藉此有效整合企業的核心產品技術及管理知識,實現經營者的管理願景及公司的績效目標,同時達到企業資源整合與精進的效益,進而形成公司自有特質的管理體制,營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
多數企業經營力無法整合,源於部門間藩籬所形成的本位主義,致使各部門只知從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來思考,而不是以經營者的立場來實踐組織總體目標,對於從基層打拚起、缺乏整合營運經驗的經營者而言,在他們邁向國際化的跨區域經營時,策略、組織及流程整合度不佳的現象將更形嚴重。
國內不少每天跑國外的企業主,發現自己的想法、理念及願景無法落實,往往只能在自己主持的經營會議上罵人了事,部屬由於未經系統化思考的重新歷練,仍然會以個人及部門為思考的出發點,使得企業「一加一大於二」的企圖再度落空。
採取見樹不見林的解決方案,只會讓組織更加混亂,不是本末倒置,就是過猶不及。TPIM並非針對單一機能或任務的輔導方法,而是推動經營管理體制的總體診斷與提升,其目的就在避免上述弊端。
推動TPIM制度時,顧問原則上只教授導入手法,並且輔以教育訓練來補企業能力上的不足,所有專案活動還是要由企業自己來執行。經過TPIM導入期、擴散期、深化期、自主期的四期制度演進過程,企業可以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果,輔導一年方向就能定位,第二年就能產生具體的改善成果,最後則能實現「投資一元創造十元價值」的目標,並促使公司管理邁向卓越。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
【2006/04/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