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6日 星期日

解決問題…… 兵來將擋 不驕不餒

■ 曾遠耀
當你正為了些微的流程調整改善,帶來的一些執行效果而沾沾自喜時,卻可能忽略其它更重大的改善方案,以及這些方案能產生的重大效益。
成功改善流程績效的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謹慎選擇改進事項的優先順序,以有限的組織資源投入最關鍵的工作。
流程設計與再設計
如果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來自流程效益不佳,更可以針對流程進行改善,以下是流程設計或再設計時可以運用的原則:
●簡單化:減少步驟,可以縮短時間,並可以減少誤差與控制變異。
●直線流程:每個步驟的前後關係清楚,容易追蹤與管理,但流程時間易拉長。
●平行處理:某些步驟可以同步進行,節省流程時間。
替代方案-事前作好不同的規劃,可以彈性應付不同的環境需求。
●瓶頸管理:先考量整體因素尋求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增加人力或設備來解決瓶頸。
●前方或上一手處理:把決策流程推到上游,可以減少緊急應付和重做的機率。
●設定標準選項:預先訂出一定數量的選擇,可以簡化決策過程但仍可保持彈性。
選定特定標竿對象(Process Benchmarking)
雖然我們期望找出具創新精神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在實務上並不容易。當我們苦於找不到適切的解決方案時,可以試著利用Process Benchmarking的協助,找出可能的方向與解決方案,甚至激發進一步的創新想法。
Process Benchmarking是選定特定標竿對象,一次研究一個流程。目的是找出「這個問題的最佳實務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最佳實務?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解決方案須先試行
為了避免新解決方案中可能潛藏風險,在正式導入新的解決方案前,必須要試行。
試行的目的是以有限的規模進行實驗,以確保解決方案的效果及影響。試行瞭解方案的潛在風險,也可以進一步證實該方案能達成的預期效果。
除此之外,為了要順利推行方案,也需要更多的執行經驗,進行必要的修正,以作為正式施行的基礎。
標準化減少差異性
在正式導入新的解決方案前,必需將新的解決方案進行標準化以減少個別或是群體的差異,讓作業人員與管理者知道工作的目的,同時提供新人訓練作業準則,並在作業時提供線索追蹤問題及提供方法保留知識。
全面施行結果評核
試行通常是在控制的環境下進行,參與的人數也相對較少,所以在施行解決方案後,仍須持續衡量追蹤監控以證實穩定性和成效。藉由重覆的檢視流程,找出問題點,進而持續不斷的改善問題。
如果一切按照標準化作業程序執行,結果也符合預期,值得高興與慶祝。如果結果不如預期,是因為執行不力,便應回到執行面,加強管理。如非執行的問題,就應該考慮更改原方案或是回到問題分析階段,深入研究差異形成原因。
持續不斷改進精神
六標準差的精神是透過「定義」、「衡量」、「分析」、「改進」與「控制」的過程,不斷檢討精進,將改善變成組織的常態性工作,以追求更高更好的品質標準。
(作者是群特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6/02/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