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6日 星期日

喬隆 革新服飾業經營模式

■ 文/湯淑君
前海軍軍官、擁有哈佛企管碩士文憑、曾任寶鹼公司(P&G)品牌經理。喬隆(Paul Charron)的經歷似乎與典型服飾業主管產生不了聯想,但他自1995年起就擔任Liz Claiborne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至今。
先前的歷練證明是喬隆的資產,不是包袱。他把在寶鹼學到的市場研究、品牌管理和主管培訓搬來,在Liz發揮極大的效用。這些年來,這家服飾公司的銷售額遞增,從1995年的21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6億美元。Liz的方法也協助革新服飾業的經營模式。
喬隆在上任之初就致力降低對成熟旗艦品牌Liz Claiborne的依賴。當時,該公司還擁有其他以百貨公司為主要銷路的品牌,如Elisabeth、Claiborne男裝和Dana Buchman,但喬隆仍大舉收購,專買業務已有基礎但仍有成長空間的品牌。把合計擁有314家服裝店的Mexx、Lucky Jeans等品牌納入旗下後,Liz對百貨公司銷售占總營收比重逐年下降,去年降到34%左右。
今天,Liz總共控制了45種品牌,從Juicy Couture和Lucky Jeans到Laundry和DKNY,有高檔的,也有中、低價位的,且在全球各地經營625家零售店。去年,旗艦Liz品牌只占總銷售額的24%。
63歲的喬隆已宣布在年底退休。最近他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暢談多年來經營服飾公司的心得。以下是摘要:
問:你主張服飾業需要改革,何以見得?
喬隆答:服飾業尚未受到「當代管理實務」的洗禮。我認為,把商業鉅子神化和對產品的執著,已強化服飾業獨一無二的氣氛。這未必是好事。真正重要的,不只是產品本身,還包括如何把一切結合得物超所值,讓消費者願意花錢買。
人們認為這是有魔力、神祕的行業,他們好奇這條「神奇的」領帶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嘿,這不過是一項產品。你先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然後為特定客層量身打造,預設價位。這一行的確有某種藝術成分,但所謂「藝術占90%,科學占10%」的說法是胡扯。25年前,這種作法也許適用,但現在已不合時宜。
問:你如何引導時裝設計與創意人才了解商業的層面?
答:本公司實施逐季檢討制度,公司高層主管與各事業部負責人坐在會議桌的一邊,分部主管或品牌主管坐另一邊。我們共同檢討策略計畫,檢討績效相對於目標的達成率,也檢討重大計畫的進展。
以歐蓀(Sigrid Olsen)為例。她不只設計產品,也負責督導那項業務。歐蓀研究盈虧數字、淨銷售額和企劃。她問,上半年樣品費花了77.3萬美元,比原訂68.4萬美元的預算多花13%,為什麼?
問:所以,你的設計師懂得基本的財務細節?
答:要掌握大原則。我們經營的是公司,不是藝術館。我們會增強設計師的藝術技能,但這是一種商業藝術。
問:缺乏服飾業背景,對你構成阻礙嗎?
答:我只是個從事服飾業的商人。別人問我做哪一行,我說自己只是經理人,不是藝術家。我不認為自己的背景跟這一行不相干。我倒覺得有很多共同點。寶鹼和 Liz有什麼差別?當然,產品不同。但我發現,創造Dawn清潔劑的人士,和設計Ellen Tracy 、Dana Buchman服飾的人,同樣熱情洋溢。
問:你如何維持服飾業的創造力,同時落實當代的管理技巧?
答:我創造了一個環境,讓Juicy Cou-ture的設計師自由發揮創意。我會抽出五分鐘傾聽他們的構想,然後說:「好。就這麼做。但有兩個限制。一,以20種款式為限;二,把虧損額控制在100萬美元以內。」截至目前,他們做到了。
(取材自道瓊社)
【2006/02/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