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0日 星期五

管理省思》態度比專業更重要

■ 吳鴻麟
在行銷管理實務上,有所謂的KASH成功方程式,亦即知識、態度、技巧、習慣是業務人員成功的四大元素。事實上,企業的用人條件也不脫這四個要素,但如果只能用一項元素來選人,究竟哪一項最重要?
許多人認為企業用人,首需考量「知識」。專門領域或職業會要求基本的學歷和專業條件,例如醫師必須是醫學系所畢業生;電機、物理等基礎科系畢業生才能勝任IC設計工程師。但這些都是入門的基本要件,能否在職場上一展長才,在同儕中勝出,關鍵在於對工作和對人的心態和器度。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有一家美國球鞋製造商派兩名市場調查員到非洲考察。第一位市調員到達後,看到一片荒蕪,馬上拍一封電報回總公司表示,這個地方非常落後,大家都打赤腳,沒有人穿鞋,鞋子在此地沒有市場,不值得投資設廠。另一位則興奮地回報總公司,這是一塊處女地,未來的需求和發展潛力無窮,趕快來設廠。
這個虛擬的故事,反映心態不同對事物研判的角度也就不同,後續的決策或處理模式自然也不一樣。悲觀消極的人總往負面思考,樂觀積極者會正面解讀所見所聞。積極的人會努力完成自己「相信」可以做到的事;消極的人則會找藉口去合理化自己「認為」做不到的理由。
許多主管面試新人或考核員工時,重視的不是傲人的學、經歷,而是對方清不清楚自己想要在工作中獲得什麼,及對待人、事、物的態度。
只要員工抱著正面、積極、負責的心態,雖然尚未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主管大都願意投資時間讓他們學習成長。相反地,自恃高學歷,行事趾高氣昂,處處爭一己之私,甚至在團隊中搞分化、扯後腿的人,縱使有彪炳的戰功,管理者往往不敢寄予重責大任。
知識和技巧可以經由後天的努力培養學習。聰明才智者,固然短時間就可以學得專業知識和技巧;但平庸愚劣者只要加倍努力,假以時日仍可獲得所需的知識與技巧。
「心態和器度」決定一個人的個性和格局,日積月累成個人「習慣」,進而塑造出待人處事的風格。心態不正確,不可能在事業上有大作為。
(作者是第一保代總經理)
【2006/01/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