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奇美電 線上學習導入綠色供應鏈

因應綠色產業趨勢,奇美電子公司不只符合客戶的要求,甚至自行設定更嚴苛的標準,帶領供應體系廠商全面導入綠色供應鏈線上學習系統,快速、有效、節能,且省成本,創下全台台灣供應商體系透過線上學習成立綠色供應鏈的先例,也成為面板業的先驅。

奇美電供應商包括楠梓電子、奇菱光電、瑞儀光電、錦明實業、酆祥等,幾乎每家都應用奇美的綠色供應鏈學習網。資策會日前訪談楠梓電子、奇菱光電、瑞儀光 電、酆祥等四家供應商,發現奇美電綠色供應鏈學習網,不但有助於知識傳遞,節省供應商、客戶的差旅費用及交通時間,也是供應商內部人員工作交接的有效輔助 工具,有助提高供應商與客戶滿意度、增加供應商數位學習導入意願。

傳遞環保知識

資策會執行經濟部工業局的「數位學習產業發展計畫」,除了協助數位學習產業發展,同時也推廣、輔導企業應用數位學習增加競爭力。資策會指出,希望在奇美電的帶頭下,高效率的產業鏈學習網,可以擴散到其他製造業,進一步提高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歐盟倡議綠色產品而形成的「綠色供應鏈」,日漸受到重視。歐盟希望藉由其龐大的市場,引領全球製造業進入一個對環境更友善的新世紀,因而從過去宣導環保議題,轉變為立法執行。其中,最受各方關注的是歐盟2002年11月通過的WEEE及RoHS規範。

面對歐盟的環保訴求,Sony、IBM、戴爾、惠普等國際大廠,紛紛要求供應商依據這些規範標準提供「綠色」產品。因應這項趨勢,奇美電數年前即著手進行 相關資訊的整合,除研發、設計需符合有害物質減量的設計理念外,更要求供應商符合國際法規及奇美電子的禁用物質規範,確保由原材、零件至產品,對環境的危 害降至最低。

由於供應鏈間的利益環環相扣,第一層供應商會要求上游供應商產品亦不得含有禁用物質,同時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測試報告、承認書),整個綠色供應鏈遂逐漸 成形。隨著綠色產品需求與日俱增,供應商若不順應綠色趨勢,勢必會從各大廠的採購名單中除名,更甚者將被迫退出市場,面臨企業存亡的問題。

提供綠色教育

以往奇美電每二、三年都會開設實體課程,集中遍佈全球的供應商,提供綠色環保教育訓練課程,說明綠色產品的趨勢,並希望供應商清查內部產品、製程、材料後,到奇美電供應商網站上傳物質調查表、檢測報告,或下載相關表格。

由於奇美電供應商分布全球各地,安排實體課程,不但時間很難配合,眾多且複雜的課程內容,供應商必須在半天至一天內學會,容易消化不良,而導致學習成效不佳。尤其 課後問題多,將衍生更多的溝通成本,並造成專案進度延宕。

此外,奇美電供應商隨時都可能有變動,一有新供應商加入,奇美電須規劃相關課程、調度講師,並集中供應商人員至台南、寧波、佛山等廠區進行訓練,人員的移動與班次的安排,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旦訓練課程內容改版更新,課程安排、學員集中等浩大工程不斷重複,且內部人員(講師、排課人員)、供應商的差旅費用,以及溝通、協調等各方面資源的耗費可觀。

從實體到虛擬

在綠色供應鏈的教育訓練需求下,奇美電利用網路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優勢,將實體課程轉化為線上數位課程,讓訓練可以隨時隨地展開,降低各項資源的浪費,個人也可依學習內容的難度及複雜度,調整進度或重複學習,大大提升訓練績效。

透過綠色供應鏈學習網,除了減少奇美電和供應商的差旅費用,也可降低雙方合作期間失誤率、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及提高製程良率,進而創造營收成長,整體產業供應鏈的競爭力亦無形提升,共創最大效益。

這種良性循環,當然也牽引數位學習產業產值的成長。

不過奇美電推動供應鏈學習網的過程,遭遇很多挫折,例如因推廣對象為外部廠商而非內部員工,必須花費可觀人力與時間進行宣導,才能達成期初目標。此外,供 應商遍佈全球,推廣上還是有其困難;而且目前只提供中文版課程,無法兼顧不同語系的供應商,再加上部分海外供應商有時無法順利下載教材播放程式,導致推廣 過程遭到許多考驗。

奇美電2008年7月開始導入綠色供應鏈學習網,成為國內提供線上教育訓練給供應鏈上、下游業者的第一個平面顯示器業者,10月以後,大量供應商加入這個學習網,彼此的合作減少疏失而更加縝密。

支援體系完善

奇美電指出,在全球競爭激烈下,奇美電擁有一個完善、有效率的供應鏈體系支援,形成其最大的依靠。

由於綠色供應鏈學習網帶來的效益顯著,集團中的奇菱科技也準備運用數位學習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奇美電的供應商,例如PCBA打件、背光板組裝等眾多上游供應商,在親身體驗後,也打算將此模式推廣至上游供應商,擴散效應值得期待。

奇美電的綠色供應鏈學習網,目前只納入直接交貨的供應商,其實奇美電子仍有為數眾多的二階以上、更上游的供應商,限於人力,目前暫時無法提供教育訓練服務,但可將其納入選擇性線上訓練,推導至更源頭,讓整體效應可以擴散至整個供應鏈,這也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2008/12/1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