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 星期五

敵人不是競爭者而是自己



工商時報/我的大書坊/14版 石滋宜
2005/8/19
■書名:豐田智慧-充分發揮人的力量
■作者:若松義人、近藤哲夫,林慧如譯
■出版:經濟新潮社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要抱著「目前狀況很糟糕」的心態,每天去進行改善工作—這是豐田式生產的思惟模式。
在坊間談論豐田生產管理的書不勝枚舉,報章雜誌對於豐田的報導也多不勝數,那麼,讀者或許會問:既然有那麼多的資訊,何必要再看這本書呢?到底它的價值何在?我認為本書對豐田的文化講述得最徹底,是它的價值所在。
很多經營者對於豐田最感興趣的地方在於她生產的改善方式,但我必須說,豐田真正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生產設備,也不在於手段,而在於她的文化。本書所蘊涵的就是豐田文化對人重視的精神,而形成在運作體系中無所不在的生產力。
她的文化形成是源於創辦者豐田佐吉的工作精神,他在製造織布機的過程中,就喜歡動腦去思考怎麼改善設備,確認織布機的不良品是出在材料還是機器的問題。而從豐田佐吉開始不空降接班者的做法,也使得企業文化一脈相傳,到現在獲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選為2004年度亞洲最佳企業家的社長張富士夫,都堅持相同的理念。
「聽來的教訓無法起什麼作用,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來的,才能發揮力量。在沒有教科書引導,只能靠摸索的情況下,重點就是先做了再說。」這是豐田對於人性的透徹省悟,也落實在她「做中學」的企業文化裡。
眾所周知,「KAIZEN」(改善)是豐田文化的象徵,但是最根本的是豐田認清一個事實:「敵人不是競爭者而是自己!」
「一旦產生目前為止已有長足進步的念頭,改善工作恐怕也就到此為止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要抱著『目前狀況很糟糕』的心態,每天去進行改善工作」,這是豐田式生產的思惟模式。豐田式生產唯有持續進行,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
因此,要把問題清楚攤開在員工面前,只要有任何一點點不對勁的地方,都不能視而不見。每天不斷確認這個事情合不合理?改善後再問「這個合理」合不合理?不斷地問「為什麼?」,把自己視為最重要的敵人,所以要求員工工作不能只是動手,更得要「帶腦袋」才行。更尊重他們的「思考空間」。
事實上,豐田式生產可說是在激發「人的智慧」──不是只把東西做好而已,還要發揮群體的創意力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認同用腦工作的意義,並能感受用腦的喜悅」、「如何塑造讓員工帶著偷快心情來上班的企業文化」,培養懂得享受學習樂趣的員工是豐田式生產的目標。
(本文摘自本書推薦序,作者為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