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透視鏡》必須面對的真相

【經濟日報╱詹文男(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

環境災害將成全球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面對發生頻率、強度都持續增加的氣候異常與極端天氣現象,應思考整合現有知識與技術,評估風險與效益,跨領域推動減災預防措施,才可能減緩環境災害帶來的衝擊。

試想未來可能的理想情境──氣候異常加重了天災的頻率與強度,李明位於中部山區的老家一直深受威脅;不過自從「國際環境管理合作計畫」實施以來,借鏡國外經驗合作研發下,環境問題終於找到整合的解決之道。

由於氣候變遷的模擬技術已臻成熟,政府在早期即可據此為工業、農業、民生用水進行水資源分配調度;「國土復育條例」十年有成,以往每當颱風季節動輒發生土石流的山區環境,已大為改善,重現涵養水分、棲息萬物的功能;「看天吃飯」不再是農業宿命,因為透過耕地改良及抗澇、耐旱作物的普及,收益已大大提高,相關產業甚至成為大學畢業生最想投入的十大職業之一。

上述模擬的情境,道出台灣人民的共同心聲,也就是民眾何時才能免於環境災害所帶來的恐懼與損害。科技的進步與觀念的提升,是否能使永續社會加速到來,需要跨領域部門的努力。

在環境監測與風險管理方面,由於衛星、遙測與資通訊技術的進步,使我們對於大氣的變化不再只是被動式追蹤,而得以主動預測。

為求防微杜漸,資通訊系統的整合,以彙整、判讀大量的監測資料,顯示即時環境資訊、必要時能迅速通知有關單位採取行動等環境偵測與應變網絡的建立,對於位處地震帶、且屢受颱風威脅的台灣而言,非常重要。

監測系統則應具備高度穩定性,尤其山坡地、水源區等地廣人稀地區,應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使監測效益最大化,並留意監測裝置的準確性與耐久性,且應考慮不同的天災類型,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對不同的族群與產業的衝擊也不盡相同。

為做好事先防範,不同情境設定下的災害模擬,將有助於掌握不同時空條件下的災害風險,並根據效益分析的結果,綜合政策、技術與管理工具的適用時機與應用對象,擬定急難救助計畫。

為了公眾安全與社會安定,必須就未來氣候變遷對於環境與社會造成的可能衝擊,提出脆弱性評估,檢討現有土地利用,調整國土開發與都市計畫政策;受到直接、間接衝擊的產業,也應研擬各自的調適策略,以因應新的環境條件。考慮未來防災需求,應重新檢視現有的交通設施、水利工程等公共基礎建設的承載力,除了鼓勵抗震工法與材料開發與應用等硬體設施的整備,教育、法令規範也必須同步因應。

教育民眾面對災害的知識與能力,有助及早作好準備;產業必須考慮未來氣候變遷對材料、製程、乃至於需求造成的影響,方能確保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2009/05/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