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陳立恒談創意》當蓋茲參透儒商哲學

【經濟日報/陳立恒】
全球第一大富豪比爾蓋茲宣布成立”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投入數百億美元於保健、教育等公益事業,全球第二大富豪巴菲特也捐出其財產的85﹪(約375億美元)給慈善機構,正式宣告了”Philanthropreneur”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投入慈善事業,當Entrepreneur(企業家)遇上Philanthropy(慈善事業家),究竟會擦出什麼火,令人期待。
「當和尚遇見鑽石」一書作者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 是個很好的範例。他畢業於紐約普林斯頓大學,在印度的西藏寺院學習了20多年後,獲得了格西(佛學大師)的學位,成為名受戒的佛教僧人,回到紐約任職於一家鑽石公司。
麥可.羅區在看似殘酷競爭的商場中,運用了許多佛法的修行智慧,將原本借貸5萬美元的小公司,經營成年收入1億美元的大企業。他的作為受到業界敬重,並幫助了周遭許多人轉化原先的想法,度過許多人生關卡。
他在書中分享的觀念包括要做生意要成功,就得賺錢。賺錢和修行這兩件事情絕對不衝突,事實上,賺錢也是修行的一部分,錢本身並沒有罪過,何況擁有較多資源的人要比沒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問題是,是用什麼方式賺錢、瞭不瞭解錢從何而來、如何使其源源不斷,以及是否用健康的態度面對。
此外,還要能享用金錢,學會一邊賺錢,一邊還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創造財富的過程不應該讓身心俱疲,如此就失去了原來經商的目的。一個人應該能在最後回顧事業歷程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營是有意義的,並為後世留下好榜樣。
其實,「當和尚遇見鑽石」一書所闡述的道理,與中國傳統所說的「儒商」觀念極為類似,所謂的儒商,不但具有商業運作的本事,更具有自我實現與自我期許的使命感,可謂「士魂商才」,透過商業機制實現其經世濟民的理想。
不過,要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有這一番體悟,可真是不容易,回想自己在年輕時也是往「錢」看,利益導向列為優先考量,經歷多了,才慢慢體悟到自己負有的使命與責任。
其實,「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每個人在工作中接受挑戰、努力學習突破、而後成長,尤其是身為組織領導人,每一個命令都可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在多如牛毛的資訊中掌握重點做出關鍵決策,往往就牽涉到自己是否有過度自信的問題,因而忽略資訊未見全貌;又或是否真的做到知人善任,突破自己對人的偏見,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上,並用適切的方式與其互動相處,激發潛力。
每一個決策的定奪,每一個命令的下達,其實都牽涉到自己還存有多少的心障。雖然困難,但若領導人能在日日修行中求進步,也就能夠造福組織群體,帶動全體員工往良善的方向發展,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全員素質一併提昇,甚至將福澤擴及到企業體之外,這也可說是善行的一大發揮啊。
慈善事業需要導入企業化的運作方式,發揮效率,其實企業也需要擁有為群體著想的慈善胸懷,並日日追求在修為上的精進。好的行為需要有好的環境加以鼓勵,隨著消費意識的提昇,相信大眾對於有為有守的企業將有更多的支持與肯定。因此,追求修為精進,可以就從日常的工作中做起。期待比爾蓋茲有一天也可參透儒商的理念,不只成立基金會推動公益活動,更從本身的企業做起,帶動員工精進修為,進而造福世界,相信將會更加功德無量! (作者是法藍瓷總裁暨創意總監)
【2006/12/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