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營造成功》兩種特質 缺一不可

■ 陳泰明
掌握轉型的時機固然很重要,但何種經營模式才是好的模式?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人說,轉型而不轉行較安全,例如:台灣的電腦業以原來在電子方面的設計與製造專長,轉為製造通信手機或企圖轉作汽車電子,進入不同產業。這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招式,風險較小,但嚴格來說,它並沒有脫離原來的製造思維,不算是新的經營模式。
歸納來說,一個成功的經營模式至少要有下列兩種特性:
1.抓住顧客的核心價值
轉型與整頓不一樣,後者是由內而外,固守同一陣地,局限於自己的發展空間,由內部的成本與品管開始;但轉型則應由外而內,了解外在環境的變化,同時了解顧客的需求,要求自己改變,這種由外而內的方式,才有辦法掌握並創造顧客新的核心價值,為企業開創新局。
舉例來說,台灣的筆記型電腦產業與顧客、供應商等結合,發展出快速反應的全球運籌系統,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幫客戶將貨送到全球各地的顧客手上。高科技廠商的庫存風險很高,廠商必須以零庫存的方式經營,台灣資訊廠這種獨步全球的交貨模式,正掌握全世界電腦大廠的核心價值,使Dell、HP、東芝等顧客不得不依賴他們,雖然筆記型電腦已移到中國大陸生產,但全球運籌仍是台灣電腦廠的必勝武器。
又如專精生產、製造、銷售專業建築工具的世界級公司喜得利(Hilti),對顧客核心價值的掌握不遺餘力,他們絕不把與顧客直接接觸的事,例如銷售、售後服務等交給外人,因此組織呈倒立的金字塔型,與顧客接觸的人員最重要也最多,主管只在後面扮演支援的角色,這種經營模式使他們可以掌握顧客,也一直保有世界第一品牌的榮譽。
2.獨特性
在東西德合併後,因為成本要素的關係,企業都將製造基地移到東德,這和台灣目前的狀況很像。但根據德國阿亨(Aachen)大學的研究,能繼續留在西德的企業都具有「獨特性技術」,因為這些企業具有獨特的技術能耐,他人很難模仿超越。研究指出,製造技術也是獨特的技術能耐之一,例如:德國傳統的精密機械加工技術,被用來做12吋晶圓的切割,保持德國機械加工業獨特的競爭能力。
阿亨大學機械加工研究所教授修石(Schuh)博士指出,為求具有此種獨特性的技術,企業高階主管必須親自參與技術開發的決策,同時有獨特的經營策略,挑選獨特的產品來發展,而且堅持到底永不妥協。這種企業有自己獨特的產品與服務,滿足顧客潛在的需求,自己開創新市場,不必與同業在同一市場裡進行你死我活的貼身肉搏戰。
【2005/10/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