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上班族的諾貝爾奇蹟──技術人員也有出頭天

■ 溫肇東(作者是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他的主要成就是在1985年、26歲時發明「輕雷射脫附游離蛋白質分子的技術」,對日後用來分析完整的大分子蛋白質構造、偵測體內癌細胞以及加速新一代藥物的研發,都有極大貢獻。
這位默默無聞也無顯赫學歷的日本工程師得獎,日本及世界媒體都很驚訝。台灣要發展生技產業或其他前瞻性的高科技產業,需要有很多類似田中的技術人員,而不只是博士、教授級的計畫主持人而已。這正是此書在今年入選「政大科管十大好書」的原因。
田中所服務的島津製作所素有「京都企業領航員」之稱,以研發製造知名,甚至以「科技立國」為己任。島津研發成功很多日本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科學量測儀器、醫療器材、產業用儀器、檢驗儀器,航太空儀器、生物分析相關機器等。該公司研發經費一年高達80億日圓,其中約30億日圓花在與事業無關的基礎研究上,不只一味迎合市場需求,也投入極具前瞻性的研發。
這本傳記對田中的人格特質、生活態度、品德信念有非常生動的描述。田中從小就體會到「教科書上沒有的東西也可自由想像」,思考或研究不應受限於常識的「束縛」。創新的過程中不免會有失敗,看待失敗的態度也很重要。田中被同學、同事視為特立獨行,但不古怪的人,他不喜歡附和,不隨波逐流、愛冒險。
田中謙虛地認為,自己的發明是「因弄錯而摻雜在一起」、「覺得可惜而加以利用」、「仔細觀察」所構成的意外產物,並歸功於團隊合作。其實在「巧合」之前,他曾多次改變實驗條件,反複實驗,才能正確辨識與解讀自己過去忽略,以及別人錯過的訊號,並抓住創新的機會。
諾貝爾獎得獎人不限於有卓越學術研究成果的人,發展出重大而有用的技術,一樣可以獲獎,田中因率先提出這項發明導致後續觀察大分子的方法,因而獲得較高評價。
西方世界一直對日本有「技術的模仿者而非創造者」的刻板印象。過去三年,日本誕生四位諾貝爾獎得主,不知是否可以逐漸扭轉這種印象。這本平實的傳記應能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鼓勵,也為台灣欲從「製造轉向創新」所需的人才培育提供新的視點。
【2005/10/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