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9日 星期二

經營話題》強化品質 勝過產地來源

■ 林隆儀
企業常因聲譽卓越而享有行銷優勢,也常因聲譽不佳而居於市場劣勢。開發中國家產品進入已開發國家市場,會因母國是開發中國家的認定,而降低該產品(品牌)在已開發國家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有關消費者對產品品牌來源國的認知與反應,已有不少研究,結論相當分歧,但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享有盛譽,已是不爭事實,可見就長期而言,廠商的努力可改變消費者心意,此一改變反映企業聲譽的動態特質。
企業與國家 形象關聯
品牌來源國是指公司形象與國家形象之間的關聯性,國際性公司和母國的關聯性尤為明顯。例如,在消費者心目中,IBM和美國緊緊的連結在一起,Sony和日本有著深厚的關聯,Mercedes-Benz是德國的代表作,Burberry是享譽全球的英國名牌,MONTBLANC是舉世聞名的法國書寫藝術領導品牌,Acer是我國自創品牌的佼佼者。
許多研究發現,消費者喜愛先進國家的產品,遠勝過落後國家的產品。有些國家在某些領域聲譽卓著,因而增強某些產品的競爭力,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及永不磨滅的記憶,例如法國的葡萄酒與香水,英國的威士忌與毛衣,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南韓的家電產品,伊朗的波斯地毯,都是產品和國家形象結合在一起的最佳實例。
品牌來源國效應是指消費者對一個國家的刻板印象,即一國的人民對另一國人民或產品所抱持的固有形象或成見。品牌來源國形象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影響,無論正負面形象,都會影響消費者對特定產品的認知,例如俄羅斯汽車在消費者心目中可能有負面形象,但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卻有強烈的正面形象;印尼服飾在消費者心目中可能不怎麼出色,但印尼木材製品享譽國際。
在某些情況下,品牌來源國意味著擁有許多一般性的產品屬性,例如德國及日本以工程品質聞名於世,法國及義大利以設計著稱,瑞士以手工精緻領先,芬蘭以生物科技研發稱霸全球。品牌來源國效應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面的效應有助於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即使強勢的全球性品牌,都難以克服負面的品牌來源國形象。
品牌來源國效應,並非只局限於消費品市場,工業用品市場也有同樣現象,例如許多國家的工業產品採購者普遍認為,日本、德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的產品遠勝過自己國家的產品;絕大多數採購者喜歡向工業先進國家採購工業用設備,儘量避開新興工業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以確保購買到先進的設備。他們也比較喜歡向在當地設有工廠或分支機構的國外供應商採購,以便就近獲得服務。熟悉某一國家供應商的工業用品採購人員,對該國的評價遠勝過未曾有生意往來的國家,以求降低風險。
產地 牽動消費者信任
品牌來源國在消費者認知過程中會有兩種效應,一為暈輪效應,二為彙總建構效應。消費者對某一國有良好印象,對該國所生產的產品會有較佳的知覺品質與整體評價;反之,一個國家留給消費者負面的形象,該國所生產的產品也會給人較低的品質與整體評價,這種現象稱為暈輪效應。
當消費者不熟悉某國產品,此時國家形象就會扮演暈輪效應的角色,不但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也會間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整體評價。例如對美國存有好感的消費者,往往會認同美國的產品,並且給予較高的評價;反之,中美、中日斷交時,消費者分別發起拒買美國貨、日本貨;前一陣子中國大陸掀起反日情結,對日本產品有負面的評價。
當消費者非常熟悉某國產品時,往往會由產品資訊推論國家形象,進而影響到對產品的態度,這種現象稱為彙總建構效應。例如一般消費者對芬蘭所知有限,但對Nokia手機卻情有獨鍾,當他們知道Nokia手機是芬蘭的產品時,自然會對芬蘭興起由衷的敬佩。
在不同國家生產產品的多國籍企業,品牌來源國的議題更趨複雜。當品牌或產品和母國國家形象結合在一起時,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品牌還是國家形象?這個問題的答案,人言人殊,莫衷一是。有些高科技產品消費者,認為產品生產國比公司名稱或產品品牌更重要。有些人認為國際分工日益普遍,消費者對產品來源的認知,不再以生產地作為單一參考變數,品牌形象也很重要。另有些人認為,來源國資訊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尤其是當品牌來源國呈現負面形象時,消費者更會因此否定該國產品。
日韓產品 躋身高檔行列
購買者對某些國家的態度常會迅速改變,此一現象對全球性企業深具意義,日本和南韓產品短期間躋身高檔產品之列,就是明證。在許多國家,日本產品被公認凌駕美國或德國產品之上,在全球手機及家電市場,南韓廠商地位不斷提升。
無論是一般消費者或企業客戶,購買者偏好仍將在產品認知上扮演要角,猶如水能載舟亦可覆舟,這種購買者的認知有助於增強行銷優勢,也可能損及產品的市場定位,尤其品牌來源國具有負面形象。
品牌來源國的考量,只是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的一環,就長期而言,由於國際市場疆界愈來愈模糊,加上國際策略聯盟盛行,國際分工愈來愈普遍,愈來愈精細,品牌來源國效應會日漸式微,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殆盡。從事全球行銷的廠商,必須充分了解品牌來源國的涵意,進而留意可能的改變,未雨綢繆,預作因應。
【2005/08/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