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時間管理》寧早莫晚

「準時」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準時將提高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準時反映可信任、重然諾、識大體、有禮貌、自律能力不錯、能有效管理時間等人格特質。

然而,即使知道「準時」重要,卻非人人做得到,有些人甚至以「遲到」為常態,這種人即使工作能力強、EQ不錯,最後也會因為「遲到」惹惱工作夥伴或上司,而不得不捲鋪蓋走路。

養成準時的習慣並不容易,因為中間涉及一些人格特質以及長期作息的問題。例如,有些人比較欠缺同理心,不懂思考對方「被誤時」的感受;或是自幼養成壞習慣,要改變當然不容易。

改變不易,卻非不可能,而且也非改不可。有幾個小秘訣可參考:

首先,出門前有人會想「還早、還有一點時間」,似乎早到就會吃虧,這種偷時間的想法最要不得。「害怕早到」與不懂利用時間有關,很多準時的人都有隨身帶書的習慣,就比較不擔心早到,因為可以利用早到的時間閱讀,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或無聊。

其次,學會「對別人不好意思」,養成遲到的「負擔感與愧疚感」,把時間估寬一點,寧可早到,也不要遲到。

最後,「遲到」時的補救也非常重要。最糟的人,遲到也不知會對方,讓對方苦等;次糟的人,雖然通知對方,但給對方錯誤的期待,明明會遲到一小時,卻說晚到20分鐘,這只會讓對方更生氣。

較好的做法是,寧可估自己會晚到,也不要估自己會早到,這是對人的禮貌與尊重,讓對方可以規劃這段時間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此外,降低對方期待,一旦比預期時間早到,也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盡力補救。

出門「寧早莫晚」,一旦遲到,告知對方抵達時間則「寧晚莫早」。這是最基本的時間禮節。

(作者是輔仁大學大傳系兼任講師,著有《法律人,你為什麼不爭氣》)

【2008/12/2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