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專家分析》即時、真誠 挽回顧客的心

【經濟日報╱陳珮馨】
1984年日本驚爆全世界第一起「千面人」下毒案,台灣也在1987年,爆發首宗千面人案例,截至2004年4月,台灣共發生65起千面人勒索案件,平均每年有三到五起。
一切資料顯示,保力達公司遇到的毒蠻牛事件,除了急迫性、嚴重性和不確定性,還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不僅是歹徒蓄意犯案,可能會引發企業危機,包括食材處理疏失、製造流程失誤等,都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腹瀉等類似毒蠻牛的事件。
不管原因為何,危機處理的原則是共通的:首先、一定要有人出面,積極向社會說明,第二、務必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第三、表達真誠關懷、提供事實,第四、平時就和利益關係人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危機時才能展現實力,博取社會大眾的信心。
個案摘要
兩年前,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個案式教學方法與理念,透過國內管理學者赴美研習引進台灣後,逐漸引起學界對於個案教學適用性的討論,少數學校也開始推動個案教學環境的建置。2005年10月,國科會產學個案發展計畫開始起跑,兩年下來,已經有兩個計畫團隊、超過35所公私立大學的近50位管理領域學者,投入發展台灣本土個案的行列。
今年10月「掌握關鍵決策‧2007台灣管理個案發表會」,正是產官學界合力展現的傲人成果,也是台灣一般管理學界,首次大規模發表個案的先例,成為台灣管理學界跨入個案教學的重大里程碑。
國科會產學個案發展計畫將持續扮演開放平台,協助台灣管理學界與產業界,推動本土個案生根,本版即日起定期刊登。
2005年5月18日清晨,保力達公司總經理呂百倉起床,訝異地盯著新聞:「保力達公司的『蠻牛』產品遭人下毒,並且已有多人受害。」他腦中閃過一連串揣測,是錯誤報導?被歹徒下毒?還是公司製程受到汙染?若報導是真的,該怎麼辦?
擁有50多年歷史,經營穩健的保力達公司,1968年針對勞工族群,推出藥酒「保力達B」;1997年推出的「蠻牛」飲料,不到一年就擊敗競爭者———三洋活力旺與葡萄王的康貝特,登上機能性飲料寶座。
身為飲料業大廠,保力達重視研發與市場的配合,從上游原料採購、製程細節到成品出貨,全程嚴格控管,務求零缺點;其次,從夾玻璃瓶、洗瓶、充填、封蓋、貼標到紫外線掃瞄和裝箱,全部採自動化作業,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保力達公司作風低調,卻投入大筆預算作廣告促銷,積極建立品牌形象;產品通路包括傳統的雜貨店、檳榔攤和餐飲店,以及現代化的超商、超市、量販店等;除了網路購物,所有產品都是透過經銷商,轉交中盤與零售商販售,配銷網路順暢,通路存貨維持一至二星期的銷售量。
蠻牛和保力達B大獲市場青睞,兩項產品貢獻公司九成營收(2004年推估業績),但沒想到竟會爆發如此詭異事件,沒人知道歹徒為何要下毒,又為何要針對保力達公司而來?
呂百倉很清楚,損失無可避免了,甚至關係公司存亡,眼前的狀況十萬火急,接下來該如何才能降低負面衝擊?進而平息危機?
(陳珮馨摘自2007年國科會個案研究與發展計畫成果)
【2007/11/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