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2日 星期五

信心與自信

■ 王鳳生
多數人視信心與自信為同義詞,少有人會去深究其中差異,但在組織中,明確區分信心與自信,有助於領導者建立合宜的領導風格,進而發揮領導力與執行力。
信心由信仰、信念、信息、信任、信譽與信用等要素組成。領導者有了信仰,便能建立願景,相信最終將會成功,因此面對因難與挫折時才會有所堅持,形成不斷創新突破的原動力。具備信念,才能樹立目標,指出方向,著手規劃,並按部就班逐步推動,朝目標邁進。
此外,領導者需蒐集內外環境的信息,轉化成有價值的資訊,在組織內部傳遞,讓組織能夠因應環境變化,隨時靈活調整營運步調;也要經常向外發送信息,宣揚自己與組織的理念,爭取外界的認同。
領導者唯有信任他人,與他人坦誠合作,結合眾人力量,才能發揮最大的整體效能。重視信譽的領導者做決策時會考量組織內外環境,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以長遠的眼光關心組織的永續經營。信守信用的領導者,會重視承諾,抗拒眼前短暫利益的迷惑,避免悖離倫理的行為。
自信 自我主觀的信念
由此可知,領導者信心先建立在對未來的願景上,掌握外部環境的變遷,透過縝密規劃,靈活調整策略,再經由組織內部成員的良性互動,轉化願景為成功的信心。
反觀,自信也包含了信心的所有要素,但兩者間的差異在於:自信特別強調「自我」,輕忽其他要素。換言之,自信是領導者透過自我偏見篩選「使命」與「價值」,並建構事情的可能結果,且深信不疑,在本質上可能只是領導者在自我主觀意識下投射的一種「信念」假象而已。
如果事情的結果符合原先預期,領導者的自信會因此受到激勵而強化;當事情的結果與預期不符時,領導者的自信將受到動搖,為紓解挫敗的壓力,常轉而歸咎於似是而非的藉口,或尋找代罪羔羊。過度自信的領導者常會不自覺的以「自我」為中心,形成自我膨脹;缺乏自信的領導者,常以虛張聲勢掩飾內心的不安,導致剛愎自用。二者對組織的長久經營都造成不利影響。
信心 輸贏的分水嶺
擁有信心並非領導者的專利,哈佛大學教授肯特在新書《信心》 中,分析贏家與輸家的分水嶺就是「信心」。他歸納贏家和輸家的行為,將「信心」這個看起來十分抽象的名詞,轉變成可以激勵人心的管理工具。他的根本的論點是,「信心」改變了員工或組織的態度,透過態度的改變,影響個人或組織的行為,產生正面激勵的效果。
一般人如何做到有信心又不過度自信?答案就在態度。一個人必須清楚、直接且適當地自我表達,尊重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並認清自身的能力與極限。信心固然讓人充滿鬥志,過度自信卻會讓人迷失自我,喪失基本、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肯踏出信心的腳步,其實他已經失敗了。」這句話道盡一個人要邁向成功,「信心」不可或缺。有信心,面對挫折,才能夠看清局勢,採取正確的行動解決問題。但個人在經歷多次成功的經驗後,必須慎之戒之,以免墜入「習慣性」過度自信的陷阱中。
(作者是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中華亞太經濟與管理學會理事長)
【2005/07/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