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0日 星期三

管理異言堂》惠普 大與美的抉擇

■ 梁定澎
惠普新執行長上任後幾個月,除了將個人電腦和印表機部門分開之外,更傳出將大幅裁員的消息,裁撤的暴風圈可能在獲利豐厚的印表機研發部門,看來和台灣大力提倡強化研發的看法,背道而馳。
其實兩任惠普執行長反映的正是兩種不同的經營理念,即企業該追求的是「大」還是「美」?
前任的菲奧莉納追求的顯然是「大」,也就是企業規模的成長,因此她大力說服董事會併購康柏電腦,新執行長赫德總裁追求的是「美」,也就是企業利潤的穩定成長,因此所有可以刪減的成本都納入檢討。
這兩種經營理念究竟哪種比較合適,並沒有標準的答案,要看企業的狀況。追求營業額快速成長,主要希望創造經濟規模,以降低成本,擊敗競爭者,經濟學上叫做「規模經濟」。但並非所有產業都可以不斷創造規模經濟。
一般而言,規模經濟大多發生在標準化商品 (commodity)、需要大量固定投資的產業。但有時規模過大,可能造成的管理成本上升,會超過規模所帶來的產銷直接成本下降,因而產生「規模不經濟」。
回到惠普的併購決策,由於個人電腦規格和零件日益標準化,追求規模經濟並沒有錯,但惠普併購康柏為何會失敗?主要是低估併購造成的管理成本上升,和經營模式的差異。也就是追求成長的策略,也需要改變經營模式,否則「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原來就問題叢生的經營模式,規模變大之後問題更複雜。
新執行長把箭頭指向被忽略的印表機部門。有時候,很多經營問題會被表面的利潤所掩蓋,優秀的經營者便能揭開面紗,未雨綢繆找出問題。個人電腦已經由選購商品變成了標準商品,印表機又何嘗不是?戴爾電腦的印表機銷售快速成長,惠普的印表機毛利快速下滑,正是幾年前康柏與惠普個人電腦問題的翻版,因此及早整頓印表機部門,建立新的策略,顯然是惠普的當務之急。
但是,惠普為何要裁撤印表機研發人力?這和產品產銷模式的變更有關。當產品是選購品時,研發應集中在產品的功能,因為消費者購買時考量的因素大多和功能有關。但當產品變成標準商品,消費者的購買考量主要是方便和成本,此時決定成敗的不再是產品功能的改善,而是生產與銷售模式效率。
因此,研發方向也必須由產品技術轉移到生產與行銷技術,惠普印表機研發中心是否因應這樣的需求做調整,便是決定印表機部門是否會步個人電腦後塵,被競爭者取代的關鍵。
惠普印表機研發部門的整頓,應該裁減產品研發人員,但必須提升生產效率和推動行銷模式的創新,或許委外生產也是追求利潤成長的「美」的策略。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成長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而是產品市場屬性的變更,研發也不是確保利潤的靈丹。如果惠普新掌舵人把印表機產品的研發,轉向為產銷的研發,面對戴爾強鄰壓境,惠普還是有競爭力的。
(作者是中山大學國家講座教授,email:tpliang@mail.nsysu.edu.tw)
【2005/07/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