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7日 星期一

併購談判 為何失敗

■ 李顯章
企業聯姻雖然看緣份,但不能開花結果總有原因,了解談判失敗的根由,可供事前評估,減少臆測時間……
企業併購始於燃起談判火花,但能否締結佳緣就要看緣份了。雖說緣份,無法量化,不易了解,難以成為前鑑之師,不過分析失敗案件,還是可以歸納出若干原因,可供併購談判者事前評估,減少臆測的時間成本。
1.好死不如賴活
併購目的在於經營權移轉或決策權分享。雙方對於董事會或財務大權無法達成共識,併購協商不易有結果。
以下是兩個案例。某上櫃電子公司經營成果不佳,每股股價在8元到9元間徘徊,擬辦現金增資擴廠,其他董事期許特定人認股,並進一步取得經營權,董事長卻戀棧權力,以致延遲特定人協助公司的時機。
某未上櫃紙品A公司每股獲利約0.03元,同業上櫃B公司每股獲利2元,B公司向A公司大股東表達合併之意,唯A公司大股東為金融市場首富,對於轉投資的小事業不計較成敗,A公司經理人只好婉拒。
2.談判對象無權
某上櫃資訊軟體公司股權較分散,董事會無絕對多數股東,總經理團隊握有經營權,對外則由董事長接洽。當美國某ERP公司透過財務顧問洽談收購時,董事長一口答應,回公司後可能受經營團隊牽制,不斷藉故拖延,美國公司最後決定打退堂鼓。該資訊公司因技術團隊堅持自行開發的理想,不重視股東的意見,兩年後董事會被迫改組,總經理也下台。
3.經營策略不一
併購對象是否適配,最重要的是經營策略的一致性。經營策略首重市場定位,應考量併購後是否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原廠代理資格,新夥伴可否提升公司主要利益。簽併購意向書 前,達成此策略共識,相當重要。
某運動器材公司眼見產品材質有了新的發展方向,為開拓商機,遠赴日本和材料公司洽談合資共創新商品。日本公司認為,該公司提供下游廠商材料,維持市場穩定是其經營策略,若與特定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與此理念不符,雙方洽談因此劃下句點。
數十家股價市價約5元的上市櫃公司,成為借殼上市的首要對象。沒有大股東、事業空洞化、負債低、股本小者,最易被收購。某電子公司有部分事業,業務不甚起色,但董事長堅持繼續營運,對於有意借殼者,常拉高廠房價值嚇走買家。
4.不知如何取捨
某上櫃紡織公司為了轉型,引進電子通路業務及IC設計,經營年餘仍無起色。財務顧問建議,紡織業務已無利用資本市場的價值,應分割獨立屬現金收入型的紡織部門,回歸家族經營,現行上市資格可被電子業者收購。但董事長仍執意經營自己不熟悉的電子領域,以致現行股價仍維持3元。相信,董事會眼看股東價值逐日縮水,最後一定會做出取捨。
5.不懂出售技巧,喪失時機
某上市紡織公司僅存簡單的買賣業務,考量董事長年歲已大,子女不想接班,打算出售經營權。消息一出,數組人馬前來洽談。公司股本8億元,無負債,是很單純的案件,買家建議賣家將房地產變現,減少交易成本。但賣家董事長認為,再大動成本處理資產,也未必成交,一再拖延。眼見公司價值因為折舊日益縮水,有朝一日即使想出售房地產來處理公司,相信他還是會捨不得心態。買家需求不是經常存在,掌握時機,比預期利益實在。
6.價值認知不一
價值是什麼?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爽」、「有面子」、「有決斷力」。基於可滿足彼此需求,雙方坐下來進行併購談判,當可確認事項一步步達成共識,進入敏感的價格及資源整合議題前,雙方對於價值的認定總會展開天人交戰。
某上市系統商擬出讓經營權,經由系統工程完工風險評估,雙方對支付價格有歧見,即使進入契約談判階段,一再斟酌移轉時點,繼續擁有經營權,或讓同業創造更大價值,考驗賣方的決心。
現階段多組電子通路代理商擬合併,提升競爭力,由於各家的商品結構及經營成果差異大,最明顯的是市價與淨值的差異,有些是市價高於淨值,有些是淨值高於市價。洽談之初,當然會有整合後願景的勾勒,一旦進入價格計算階段,各家都認為現有價值被低估,能否繼續談下去,就看大家能否找出具價值的合作利基。
7.未完全確認必要性
併購是一大工程,在買賣雙方嘗試進入此領域,未完成交易前,都難以感受其中的風險。在併購風潮下,企業對併購並不抱持排斥的心態,但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併購,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風險不明之下,談判經常難以為續。
某上櫃電子公司生產業務已外移至大陸,為節省稅負及管理之需,擬出售經營權。由於接觸的仲介者非專業併購顧問,這些友人熱心提供買家資訊,但賣家心中仍有一道防線(怕觸法、怕賣便宜、擔心脫手是否為正確抉擇),因此,要打開洽談之門,買家應提出完整的規劃報告,才能解其疑惑,向前邁進。
某網路公司因故未能上市,打算收購上市公司達到上市目的。一般認為,以少數資金即可取得的公司才是收購標的,但要出售經營權的上市公司一方認為應待價而沽。因此雙方未確認有併購必要性之前,提供標的給買方,會有一再猶豫的情形,不易有進入談判的商機。
(作者是台証證券企業併購業務副總, yoyolee@tsc.com.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