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美學的經濟──走向具有美學品味的生活

■ 游啟聰
推薦世界時時在變,唯有美是永恆的。法國哲學家 Michel Foucault 說:「美學的生活,就是把自己的身體、行為、感覺和激情,不折不扣將自己的存在都變成一件藝術品」。
如果「美學的經濟」是資本主義高度發達後的歷史必然,對這時代裡的台灣企業精英而言,「美學的經濟」意味著我們將面對一個更不確定的市場,因為所有的美學感受都是主觀和游離的,那麼愈來愈多的台灣菁英,會因自己無法審美而焦慮,台灣不論由生產端到消費端,都應進入一個美學的經濟社會。
產業菁英們,你跟得上這美學的潮流嗎?如果你沒有或有所不足,請閱讀本書;作者詹偉雄微型觀察你我生活的60個台灣社會變遷現象,由60個不同思考方法,提供新鮮的觀察角度,幫助我們面對台灣的變遷情境,跳脫過去舊思維,不讓工作綁住自己的生活,引領我們邁向工作與生活均衡的境界。
台灣要升級美學能力,就要想一想美學深度的三個決定因素:協調(harmony)、舒適(comfort)和深意(profundity);在人類文化中,美的事物都是視覺協調的,也是讓你舒適的,但更重要是,這美的事物能否提供人類更多的省思。
回顧台灣產業由MIT走向MBT,代表台灣產品已具有成本和效率的優勢,但問題在是否也能提供具深度的「協調、舒適、深意」附加價值?
台灣不是沒有美學,而是受限於歷史的際遇,不得不委身於加工出口區,擔任「世界工廠」的角色。如今富裕的台灣理當接下先民的棒子,將美學播種於企業、社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本書微型觀察的主題有:研究「林志玲」現象、懷念溫世仁、郭台銘與尼采、發現內湖……,這些都存在於你我日常熟悉的生活圈內;製造的台灣必然是實在的、務實的、理性的;製造中國的興起使我們面臨瓶頸,台灣的下一步要如何走?
作者以他敏銳的嗅覺,周遊四海行萬里路的胸襟與視野,以我們熟悉的社會現象指出,台灣產業未來的發展出路,是繼承先民美學的棒子,開啟台灣「美學的經濟」。
台灣從務實、理性到美學的感受,象徵著以往我們的「生產條件比較利益法則」思考,將改變成「生活條件比較利益法則」與「生態條件比較利益法則」思考;也表示台灣產業菁英現在勤奮嚴謹的工作生活方式應改變,走向具有美學品味的生活。
但是文化、生活形態的轉變非一朝一夕可成,如果產業菁英、行銷、產品設計人員未嘗有過美學、創意的生活,又如何期望他們可以有原創、嶄新的產品與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台灣要走向「美學的經濟」,最重要的一步將是如何改變社會菁英過往的思維,讓追求創意「生活」優於創意「工作」,台灣才能日漸培養出個性化、風格化的創意商品,創造出有藝匠精神的社會,在明日世界供應鏈中扮演優勢製造與服務的角色。
(作者是工研院IEK副主任)
【2005/10/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