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自我管理》產出與投入

■ 羅智強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當政治電台節目主持人,由於人手、經費皆缺,一天往往得主持十小時以上的叩應節目。一段時間後,我辭職了,朋友認為這個工作是累積名聲、從政的捷徑,覺為我應該堅持下去,我回答:「我被掏空了。」
每天講上十小時的叩應,我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多東西可講,於是我開始重複相同的話,開始驚覺自己的貧瘠。
接著,我通過高考,擔任公務員。但二年後,我卻辭掉這個鐵飯碗,原因仍是「自己被掏空」。我發現,在工作中,我不斷掏空自己,卻沒有時間填補新的東西,我又開始感受到貧瘠的危機感。
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掏空感,主要是工作中「產出」與「投入」失衡所致。如果用目的與手段二個維度,衡量產出與投入的關係,可以將工作分作四種形態:為產出而產出、為產出而投入、為投入而產出、為投入而投入。
第一種人,為工作犧牲奉獻,不斷的掏挖自己,沒有餘力投入學習成長,這樣的生活形態,很容易就會出現被掏空的感覺。
第二種人,做的是學習型工作,工作本身就有自我成長的需求,「產出」的同時,也不得不自我成長,進行與工作相關的「投入」。但由於「投入」是一種附帶於「產出」的「工作流程」,未必是自己喜歡、能選擇的學習方向,這時就得自我調整,讓自己喜歡這樣的學習成長形態,能不能做到,就看個人修為了。
第三種人,保持一定「產出」,但要求這些產出必須有助於自己興趣領域的學習成長,一旦掌握了know-how,讓興趣與工作結合為一,他通常也會成為令人欽羨的成功人士。但由於他較專注於投入而非產出,初期很容易出現經濟困境。
第四種人,可說是前三種人共同追求的遠程目標,但要做這種人有個額外的門檻,必須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
讓自己不被掏空,是很重要的自我管理功課。處在第一種工作情境,就要讓自己儘可能朝向第二種甚至第三種工作情境調整,不必然要換工作,但一定要讓自己在工作中獲得學習與成長。
【2005/10/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