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自我經營》劉鏡清 自己做自己的導演

【經濟日報╱陳珮馨】
人生如戲,一旦粉墨登場,不能喊卡也不能叫停,你就是自己的導演。人生究竟要怎麼走,才能贏得自我成就、博得全場觀眾喝采?
1999年,劉鏡清踏入台灣iBM公司,從規劃和導入ERP系統的專案經理做起,短短八年時間,他從經理、事業群協理一路升到CEO,接下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的棒子。
追問他的人生戲碼,劉鏡清神秘一笑,透露「我是有計畫的喔」,彷彿揭開獨家妙招。時光倒流18年前,應用數學系畢業的他,剛退伍不久,原本應徵一家知名外商,等待錄取通知前,先跑到一家食品業小公司賺經驗。
沒想到,名不見經傳的本土公司,提供他非常大的學習空間,收到外商的錄取通知,劉鏡清下了人生第一個大決定,拋棄人前漂亮的名片頭銜,專心留在本土產業練兵。
一腳踏入企業,他把自己當成海綿,迅速吸收職場精華,有次接觸到外部顧問,意外發現顧問業很有意思,接觸的產業層面很廣,學習的空間非常大,他靈機一動,何妨幫自己打造一條有深度、也具備廣度的職業生涯呢?
接下來幾年,劉鏡清扮演起自己的人生導演,游走於企業和顧問公司之間。他形容企業是「使用者」,顧問扮演「諮詢」角色,兩者經驗相輔相成,透過企業可以了解使用者情境,深入掌握專精領域;透過顧問身分,可以走得寬廣,累積大格局的宏觀視野。
如何抉擇「對」的產業,他也摸索出一番道理來。翻開劉鏡清的履歷表,不管怎麼跳、怎麼轉,都不偏離流通產業和科技產業,他解釋:「我在科技產業學製造和生產,在流通產業學通路和行銷。」
科技和流通兩大產業,剛好能各取所長、互補不足,劉鏡清看準職涯方向、放手奮力衝刺,每份職務大約做二、三年,就感覺挑戰不足了,儘管主管再三慰留,他還是決定揮揮衣袖,往人生下一站奔馳。
1999年,卸下康師傅資訊主管,劉鏡清從中國大陸返回台灣,決定走進台灣IBM大門,展開迥異以往的新職涯。
過去每隔二、三年,跳一個新職位的他,進入IBM後,一轉眼八年時光匆匆,怎麼也不厭倦,彷彿歷盡好幾份工作、轉任好幾家公司,從負責ERP系統的專案經理做起,一路結合供應鏈管理、製造業解決方案,永遠有新的挑戰,有人兩倍高薪挖角,他卻不心動。
跨國大企業績效導向、就事論事的企業文化,也是吸引他留步的原因。
大部分企業待久了,難免會遇到辦公室政治、結黨分派,外商文化重視數字,一切績效決定,反能少掉人事困擾。
職場的每一次轉彎,劉鏡清都能說出一番道理,但是人生際遇如風,很多事情超乎計畫。談起四年前,有朋友想唸書,他抱著「陪考」心情,兩人作伴投出報名表,竟然意外上榜,成為台大EMBA新生,現在想來,還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劉鏡清開心地說,念EMBA收穫豐富,徹底打開他的眼界,走出自己的生活領域,認識來自各方、各界的好朋友,少了利害關係考量,大家敞開心門,放心交流想法,非常寶貴。
接任CEO後,劉鏡清的行程表滿檔,不管怎麼忙,他還是堅持和家人在一起,工作日馬不停蹄奔波,周末時全家往郊外跑,最近他迷上礁溪的溫泉,一連兩天住在溫泉套房,徹底遠離台北喧囂。
劉鏡清懂得ON、擅長OFF,玩得用力、工作也賣力,優遊在工作與生活,職場與家人之間,演出精采人生。
【2008/01/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