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集團企業資源整合新思維(上)

【經濟日報╱張寶誠專欄】
先看看以下數據。中華徵信的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資料顯示,1999年到2006年台灣百大製造業的變化:一是每年退出製造百大的企業約為10%;二是退出百大、目前仍存續的企業,大部分為50名到100名之間,且持續退步中;三是在消失的百大之中,有30%被併購。
上述現象凸顯,在全球化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在高度競爭的壓力下,企業被逼著以競爭來超越競爭,一旦成長的速度不夠快,馬上就會被超越、被取代。另一方面,大者恆大的競爭態勢,讓企業走向「打群架」式的集團競爭,集團企業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百大企業興衰成敗
再看看這項調查資料。審視近十年台灣製造業百大的興衰成敗,歸納企業得以持續成功的關鍵作為,包括:1.以合併重生,協調企業內部與外部整合;2.掌握核心技術,持續進行技術創新,保持技術領先地位;3.建立內部學習網路,促成知識整合共享:4.垂直整合產業結構,進行價值提升。
反觀落敗者的失敗主因,則是:1.人力資源整合與團隊間溝通協調不善;2.資源整合失敗,導致經營不善;3.毛利下滑,競爭能力喪失;4.未能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集團效能亟需提升
從中可以明顯看出,資源整合成功與否,是左右集團企業興衰的重要關鍵之一。在集團企業成為競爭主體的趨勢下,如何進行集團內外資源的有效運用,以及經營策略的創新突破,促使集團內外部資源相互支援及互補,提升集團效能,是經營者極為重要的課題。
值此風起雲湧、集團效能亟需提升的時代,一旦資源整合失效,集團企業不但將面臨由盛轉衰的痛苦歷程,還可能陷入存亡危機。因此,當今企業集團必須擁有資源整合的新思維,據以展開集團效能提升的關鍵作為。
集團企業若欲有效進行整合資源,其一,必須建構涵蓋研發、產銷、物流、服務與財務運籌的資源整合平台。
其二,整合集團內部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包括土地建物、機器設備、營運資金、資訊系統、原物料、成品、產能、產品線…。無形資產包括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管理訣竅等;組織結構資本———智慧資本、研發協同機制、培訓體系、知識管理平台等;人力資本———管理能力、專業技術、團隊士氣等;關係資本———價值網絡關係、行銷通路、品牌、形象、商譽等。藉由系統化與統一管理、共識與遠景的形塑、策略與形象的營造,達到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
其三,透過聯盟或合作結合政府資源、產業群聚、學術研究單位,讓集團內部有形、無形資源與外部有形、無形資源達到互補、整合的功效。
(下周日待續,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7/10/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