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好書導讀》個人與組織的平衡定位

書名:個人平衡計分卡
作者:休伯特.藍波賽
出版:麥格羅.希爾
個人平衡計分卡(Personal Bal-anced Scorecard, PBS)不是讓企業用來裝飾門面、自以為又引進最新管理觀念的深奧理論;更不是讓管理階層用來填塞自己的腦袋、以為又有可以管教下屬的複雜模型。相反地,最需要PBS的,反而是犧牲個人生活、努力為公司付出一切的廣大受薪階級。
「視個體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只是一位員工」是作者再三強調的觀念。如果員工無法樂在工作、不了解平衡工作與個人生活的重要性、思緒始終混沌不明,當他將這些負面情緒帶進職場,可以想見組織將會受到什麼影響,小則也許只是工作氛圍低迷不振、大則降低企業的整體績效,最終也可能帶來無法挽救的災難。
四項基本構面
PBS元素可以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構面。對自我發展、個人幸福與社會成就而言,這幾個構面都具有關鍵重要性:
內在:個人的身心狀態。你如何掌控身心狀態來為自己與他人創造價值?在工作與休閒之間,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感到舒服?
外在:你與配偶、子女、朋友、員工、同事及其他人的關係。他們如何看你?
知識與學習:你的技能與學習能力。你的學習方式為何?如何維持學習成果?
財務:財務穩定度。到達什麼樣的水準,你才會覺得財務需求已經滿足?
這四個基本構面形成個人使命、願景、關鍵角色(這三者即是個人企圖)中的一環,若再加上個人關鍵成功要素,就形成連結個人企圖與實際行動之間的橋樑。它可以將個人企圖(長期考量)及個人目標、績效衡量、標的與改善行動(短期因素)連結起來。畢竟,沒有實際的行動,再遠大的企圖也是幻影。要將企圖化為行動,須靠能量;藉由練習呼吸與靜思法,能量就會不斷增加。
PDAC循環
了解PBS的內涵之後,便能透過PDAC循環來導入這項工具,並以此為基礎展開生活,如此將能為你帶來周期性的學習與循序漸進的過程,工作及個人生活中的快樂、自覺、愉悅、樂趣與創造力,也就能隨之提升。所謂的PDAC循環是:
計畫:形成或更新PBS,並聚焦於工作及個人生活。
執行:先選定一個簡單的目標,並執行相關的改善行動。
行動:檢查該改善行動是否有效,如果無效,採取必要的修正。
挑戰:選擇更困難的目標,並執行相關行動,接受更大的挑戰。
在生活中或職場上導入PBS,必須釐清:個人平衡計分卡與個人行為、組織的共同企圖、企業道德倫理的關係。
我們往往會用無形的行為模式來評價自己,其他人卻會以有形的行為模式來評價我們──也就是我們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因此,我們必須平衡PBS當中的個人企圖與個人行為。
所謂的平衡過程,是指你的渴望、意圖、目的、原則、道德標準、價值等(個人企圖),與其他人對你的解讀(道德行為)之間的互動。在這兩者之間──你如何看待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與他人如何評論你──一定會潛藏著差異;若要成為符合你的企圖所期望的人,你還必須知道別人如何看待與評論你。若能知道別人的看法與想法,就更能了解與認識自己,行動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另外,當我們不相信或不認同某件事,便不會全心投入;因此,釐清與整合個人及組織的價值與原則,對於帶動員工積極主動參與,非常重要。研究顯示,當個體投入和工作有關的組織企圖時,他們對於組織的變革就更能接受、更加支持且更受激勵。做自己感興趣、令人振奮、能提供學習機會的工作,是極為重要的個人驅動因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人價值與原則,必須試著去了解並連結到組織價值上。唯有如此,才能讓組織不斷地發展與改善,進一步成為組織的習性。
四階段循環過程
但調和個人企圖與組織企圖,也需留意組織的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或商業道德)是指一家公司將集體企圖與個體誠信整合在一起,並化為企業的政策、實際作為與決策。商業道德涵蓋公司應考量到自然環境,以及應該與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再根據這些考量採取適當的行動。
企業道德始於個人人格,因此,它應該是個非正式的自我學習過程,是持續在個人行為與個人企圖之間、在個人企圖與集體企圖之間取得平衡的生活態度。藉由鼓勵管理階層與員工根據個人原則與價值行事,便能強化企業道德。
最後,PBS是一包括四個階段的循環過程:
形成:指PBS的形成。
溝通與連結:透過有效的溝通與轉換,將組織平衡計分卡一一展開成各事業單位與團隊的計分卡,最後將團隊計分卡連結到員工的個體績效計畫上。
改善:不斷根據個人與組織平衡計分卡,來執行個人及組織的改善行動。
發展與學習:執行與工作有關的人才管理與學習。
藉由這個環環相扣、不斷運作的流程,持續調和個人/組織平衡計分卡及其相關元素,組織就更能了解自己與環境,進而提升整體競爭力。當然,這也同樣適用於個人。藉由定期與可信賴的人一起檢視PBS,並從之前的經驗中學習,就更能了解自己與周遭的一切,有助於自我提升,以及讓自己及他人都感到滿意。
【2006/10/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