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SOHO座右銘》區隔工作空間

【經濟日報/羅智強】
一則關於日本退休族離婚率偏高的報導,指出當一家經濟主角(主要是男性)退休時,這個家庭往往會面臨離婚的高危險階段。
原來男主人平常都在公司上班,女主人則多半在家料理家務,二人的生活空間大多處在「隔離」的狀態,也習慣於這樣的「隔離」。一旦男主人退休,打破隔離慣性,二人生活空間、時間重疊度大增時,磨擦也隨之增加,成為離婚的高危險群。  
剛轉職成為SOHO族,也會有類似困擾。以我為例,我的工作是寫作,妻子則是教琴,二個人都是SOHO族,好處是夫妻相處時間既多又有彈性,可以規劃很多事;但壞處是,我寫作需要寧靜,但妻在家練琴或教琴,不可能不發出聲音。
有一天,妻告訴我:「我覺得壓力很大。我每次拉琴時,就會想到會不會吵到你寫文章。」雖然,的確有一點影響,我還是安慰她:「不會啦,我還是可以寫文章的。」但向來坦白的妻接著道:「重點不是你實際上有沒有受到影響,而是我會擔心,因此我受到了影響。」
我試著調整自己的工作場所。首先,我或妻另租工作室,將工作場所拆開,有經濟上的困難,畢竟還有幾百萬的房貸在身。接著,衡量我和妻的工作性質,寫作工作對場所的依賴度較低,也就是只要帶一台NB,到那兒都可以,但妻教琴練琴就不太可能如此了。
於是,我便選擇在固定時段到圖書館寫作,妻則利用我不在家時間,練琴或教琴。
人是非常慣性的動物,結束了某一種工作形態時(例如上班族生活),就代表另一種新生活形態的開始,這時,周邊的人的生活慣性就會受到影響。
如何調適出平衡的新生活關係,既需要巧思,更需要一份體貼。
今年,考上博士班,可以分配到研究座位,等於有個免費的小型寫作工作室,在圖書館寫作無法接聽電話,畢竟不方便,有了這個研究座位,我看,最開心的,恐怕是妻吧!
(作者是輔大大傳系兼任講師、自由文字工作者)
【2006/10/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