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2日 星期三

觀念話題》做生意還是做事業 ?

■ 溫肇東(政大科管所所長)
每個人都會有些奉為圭皋的的箴言。1991年,壬色列理工管理與科技學院院長羅勃.霍金,在新生入學時說了一句對我影響深遠的話。他說:「這個學校不是教你如何賺錢(make money),而是教你如何做東西(make things),若是要學賺錢儘可到比較靠近華爾街的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他們的財務、金融都很強。」
壬色列有很強的理工背景,因而1991年起將傳統的MBA改成「科技與管理」的MBA,希望藉此差異化策略,吸引學生及教授。該校訓練學生不只能設計、製造新產品,還要能開創新的產業、新的企業,因而創造價值,而不只是操弄與分配別人創造的價值。
接任羅勃.霍金的約瑟夫.摩朗,1994年曾造訪台灣及香港,他對兩地的評論是,在台灣,大家都在談如何「做」東西,而香港就像華爾街,每個人只談賺錢。
找回核心價值
雖然製造、研發也需要金融財務的支持,但經濟成長主要還是靠附加價值的創造,而非分配價值的效果。金融創新、新的金融工具、適當的財務安排與調度,確能增加公司的市值,但一個社會最原始的附加價值,還是和製造配銷的產品與服務有關。
兩年來,日商在大陸投資的工廠紛紛撤回日本,因為「做」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還是日本人的專長,也為迷失的日本找回自己的核心價值。
日本網路新貴崛江貴文從崛起到被逮捕入獄,戲劇性十足。去年年初在日本出差時,他正想惡意併購富士電台母公司NHK(日本放送),而搞得沸沸揚揚。最近他的新書在國內上市,很多媒體將他喻為「日本的比爾蓋茲」。蓋茲創造了微軟,崛江貴文雖也創造了免費網路撥接公司,但兩者的影響力無法比擬。
腳踏實地做東西
過去十年,日本景氣低迷,「終身就業」神話破滅,崛江貴文大量運用財務槓桿,衝撞日本社會與經濟的傳統作為,確實給迷惘的年輕人帶來一股希望。但保守的財經大老對他的作為不以為然,認為他完全背離腳踏實地「做東西」的日本核心能力與美德。
日前出版社曾邀我為崛江貴文的《賺錢致勝》寫推薦序,我對「賺錢」兩字感到不安,其實該書日文原意比較像「愛拚才會贏」。太強調「賺錢」,有違我在科管所所標榜的「價值創造」理念。當然,崛江貴文勇敢突破日本傳統的創新精神,有可取之處,因此我委婉地回覆,我無法為這樣的書名背書。
我並不是反對賺錢,但「做事業」和「做生意」有所不同。「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但為了賺錢去「做事業」就太辛苦了,因為經營事業通常要照顧許多員工與股東。
很多創業者會「做事業」通常是基於其他驅動力,最後能賺到錢,是因為公司創造、提供的價值(產品或服務)有市場(有顧客願意付錢購買),且能以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綜合得到的回報。
成立公司是為了「為股東謀求最大的利益」,幾乎是商管學院的教條。但在實務上,創業階段可能為了「生存」,而有較強的賺錢動機。有更多的創業者卻以「機會與創新」出發,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自我實現」的味道較濃。
試想,Yahoo!、誠品、微軟、聯邦快遞、地中海俱樂部、蘋果、迪士尼,有哪一家企業當初是為了「賺錢」而創業的?宏碁、鴻海、華碩、台積電也不例外。
事業經營有成後,如7-Eleven、通用汽車、Wal-Mart、Sony成為上市公司,由專業經理人操盤,他們可能比較重視每股盈餘,因為做不好就要下台。但實際上,各級主管及員工每天殫精竭慮的是把事情做對,或找對的事情做,而這可能是開拓新產品、新市場、新客戶、增加市場占有率等,通常不會直接是賺錢。
創造價值 才能繁榮
要創造價值,賺錢不必然是最大的動機,而一時賺錢也不保證真的創造很多正面的價值,崛江貴文即是一例。一個社會或經濟能持續繁榮發展,有賴很多人「創造價值」,而不只是想賺錢的一群人。
沒有資源的台灣,過去靠代工創造了「效率」的價值,未來要創造品質、品味或其他的價值,才能繼續繁榮,但我們的教育,甚至到研究所階段,「創造價值」受到多少的重視?
【2006/03/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