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威爾許專欄》經濟回暖的幾道曙光

最近,我們走在紐約市雷辛頓大道時,一位穿著西裝的年輕男子攔下我們。他告訴我們他在華爾街上班,是這個專欄的忠實讀者,並要求我們能否立即回答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們同意試試看,但他馬上難倒我們。

問:情況到底何時才會好轉?

答:也許2010年某個時候吧。

你能怪我們不敢鐵口直斷嗎?這波衰退讓政府專家與知名經濟學者都暈頭轉向——連他們都不知道從何爭論起。未來會如何眾說紛云,有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人看到罩頂的烏雲,還有很多人預期介於兩者的種種情況。

目前我們最多只能提出我們認為有把握的各種經濟現況,以及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確信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

我們先談看起來似乎相當確定的五個現象。

首先,經濟似乎已經觸及某種底部。我們透過我們的私募基金及諮詢,以及旅遊全國與各類公司訪談,得知各行各業的訂單情況,所以作出這個結論。我們得知企業訂單從2008年5月到2009年1月持續下滑後,在2月、3 月與4月上半都已止跌回穩,維持在和1月相當的水準,甚至還略好些。這個算是不錯的消息美中不足之處是,資本設備訂單仍持續下滑。但總體來說,我們對經濟已觸底很有信心(好吧,是有點信心。)

第二,我們知道需求面一旦出現明顯攀升,經濟一定會有反應。為什麼?因為過去九個月的企業庫存已降到極低水準,所以一旦訂單激增就會很快傳遍整個供應鏈。

另一個我們認為知道的事——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銀行體系已漸趨穩定。是的,政府的緊急紓困措施仍然遭受非議: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短期資產擔保證券融資計畫(TALF)、商業本票擔保等,但毫無疑問的是,從銀行到許多重要的非銀行放款機構,信用都已開始再度流動。

另一個我們知道的事實:美國民眾大體來說已感覺比之前好過,這反映在最近揚升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於房貸再融資激增、房貸利率下降和政府採取退稅等措施,這個改變並不令人訝異。但我們收到的信絕大多數都還充斥著對失業的恐懼,而如果美國的失業率一如預期攀至兩位數,這種心理恐怕會持續好一陣子。

這也帶出最後一個我們「確知的事實」——一個相當令人擔心的事實。歐巴馬總統的預算案是根據美國2010年至2013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每年成長4%的假設。這完全不切實際。在金融槓桿漸增的1980與1990年代,GDP成長率也只有3%。如今在赤字不斷擴大、去槓桿化盛行,和消費者看緊荷包的情況下,GDP成長率較可能接近2%。結果會如何?我敢打賭政府不會削減支出,但稅會提高,聯邦債務也會增加。

現在來說我們不知道的事。首先,我們不知道大家現在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道瓊指數的未來走勢。我們可能想:「政府的鉅額注資應該會讓經濟應有起色,至少短期總會有效果。」但隔天我們可能又想:「天呀!愈來愈龐大的赤字總有一天會壓垮我們的經濟。」難怪我們會變得如此怯懦,只敢買政府公債與優質公司債,因為我們對股市從未像此刻那樣困惑。

最後,我們不知道經濟何時才會好轉。即便它已觸底,也可能還會在低檔徘徊好久。就像我們告訴街頭遇見的朋友,我們相信2010年一定會好轉,但是不敢打包票。的確,在目前的氛圍下,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生命中充滿了很多不確定。

(作者是前奇異公司董事長)

【2009/05/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