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管理新思維》大老闆 打一場創新牌局

【經濟日報╱陳珮馨】
強調前瞻性佈局、提早對方一步的西洋棋,象徵傳統的決策模式,但是隨著環境變動,企業很難掌握全貌,彷彿身陷一場撲克牌局。企業唯有改弦易轍,引進外部資源,迎向開放創新,才能打贏這一場世紀牌局。
西洋棋思維…不夠用
前瞻觀點,說來響亮,但世局瞬息萬變,不如思考如何引進外援,事半功倍。
大力疾呼開放創新,日前訪台的加州柏克萊大學開放式創新研究中心創辦執行長伽斯柏(Henry Chesbrough),把企業傳統的創新過程,比擬成一個漏斗,最新科技順著單一方向進入漏斗,經過研發階段,化身為新產品或服務,從漏斗的另外一端產出到市場上;不過,大環境的競爭,讓傳統模式面臨挑戰。
首先,研發成本大幅提升,成為企業揮之不去的負擔。伽斯柏舉例,1980年代設立晶圓廠,大約要投入3,000萬美元,現在至少要30億美元,龐大的研發成本,逼著企業尋找新的出路。
其次,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每三個月就有新手機上市,企業的內部流程必須維持高速度、高彈性,才能跟上時代腳步;大企業占有優勢的時代漸遠,越來越多小企業,成為市場領先者。
根據調查,美國十人以下小企業,專利數量總和,高達大企業的13倍;若從總研發費用占比來看,1981年,2.5萬人以上大企業占比為70%,人數少於1,000人的中小企業只有4.4%,到了2003年,大企業占比減為40.9%,中小企業升至22.5%。
「世界更平衡了」,伽斯柏解讀,大企業必須改變流程,才能在高度競爭下,佔有一席之地。他以西洋棋和撲克牌做對比,下西洋棋時,必須提早對方一步,前瞻性地思考布局,這也是企業傳統的決策方式;打撲克牌剛好相反,在一切都不確定之下,很難一手掌握。目前全球局勢不確定因素日增,有如撲克牌牌局,少有人能先一步縱觀全局,如何引入外部資源、打造合作平台,成為科技創新的關鍵。
全錄、P&G…大復活
這兩家面臨困境的公司,靠著消弭企業界線,創造合作平台,有錢大家賺。
一向是西洋棋高手的全錄公司(Xerox),專精於雷射印表機研發,卻在撲克牌局栽了跟斗,網路、電腦相關專案,表現都不盡理想,不過,全錄作了一個明智的決定。
1990年代末期,全錄將這些「失敗」的專案,釋放到外部市場,這35個專案各自尋求商業化生產後,竟然化身為十家上市櫃公司,創造出來的總產值,甚至超越全錄本身。
2000年經歷一場財務危機的P&G公司,短短四個月內股價腰斬,執行長慘遭替換,面對有史以來最大危機。P&G靜下心反思,發現企業已經走到無法創造新品牌的瓶頸,於是重新思考創新流程,也被迫從熟悉的西洋棋盤,轉戰瞬息萬變的撲克牌局。
P&G最大的變革,就是消弭企業界線,大舉引入外部研究資源。P&G寶僑家品總經理雷邁士(Max Rangel)表示,2002年,P&G引進的外部技術只占10%,經過五年的努力力,2007年外部技術占比增為50%。
P&G透過一群了解企業內部,也熟悉企業需求的「技術偵探」,在外尋找機會,將外部科技整合入內;同時,也將企業內部未使用的科技,拿到公開市場上推廣。
P&G看待研發人才的概念也轉變了,過去費盡力氣,找一群聰明的人來為公司賣命;開放創新之後,等於讓企業內外的所有聰明人,全部為P&G效力。
P&G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打造「開放創新不二人選」的企業形象,多方建立合作夥伴。轉身步向開放,P&G走過財務危機,持續成長,股票投資人也給予肯定。
非技術出身的雷邁士,強調P&G起死回生的關鍵,不是技術突破,而在於營運模式的創新。伽斯柏也表示,技術和營運模式都很重要,兩者必須並駕齊驅,但是若要二選一,營運模式必須優先於科技,才能真正透過科技獲利。
掌握尖端科技的IBM,深深了解趨勢轉變,迅速調整營運模式,大幅提升科技服務的營收占比,全球服務事業部就囊括逾半總營收。
新遊戲規則…快學習
台灣中小企業組織靈活,特別適合服務創新,讓客戶更省事,讓自己更有價值。
過去,IBM的產品,常和其他廠商不相容,現在不管使用哪一家廠商的設備,都可以和IBM的產品和平相處了,IBM仍然重視內部研發,卻大幅開放自己,透過內外結合的方式,提供客戶最優質的服務。
時代變了,資源龐大的跨國企業,也必須開放門戶,邁向合作共享;相形之下,中小企業組織靈活,顯然比大企業更能符應此趨勢。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長期依賴相互合作,看在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主任李克勤眼中,格外具有開放創新的潛力。
「客戶只有兩隻手,卻有十顆球要耍」,李克勤比喻,「你能不能幫客戶拿球,減輕他的負擔?」這就是服務創新的概念。他表示,不管是ODM或OEM廠商,若能培養服務的思維,嘗試站在客戶角度,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務,就能滿足客戶。
全球遊戲規則轉變,身在價值鏈前端的龍頭大廠,紛紛轉換營運模式之際,位於價值鏈後端的台灣企業,更是不能置身事外。李克勤認定,服務創新將是台灣的下一步出路,他期許台灣企業掌握機會,迅速找到新的營運角色,才能在一片混亂之中,開創新的獲利機會。
【2007/10/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