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6日 星期二

行銷無所不在》中山大學的3Q行銷策略

■ 蔡翼擎
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高等教育產業逐漸變成買方市場,大學院校招生日感吃力,近幾年新成立的大學院校和由技職體系升格的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紛紛加入,更顯僧多粥少,經營學校有如商場競爭,產品再好還必須能吸引顧客的注意,行銷策略已成大學院校經營重要的一環。
每年7、8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行銷戰戰火升到最高點。7月大學院校第二次學測一結束,考生成績大致底定,接著就輪到各個大學較勁的重頭戲上場,各大學緊鑼密豉,一波接一波地展開招生宣傳賽。
大學博覽會是其中最大的賣場,今年第二次舉辦的全國大學院校博覽會,已成為高等教育產業供需雙方蒐集資訊及互動的重要場域,再加上今年擴及研究所,完整涵蓋高等教育產業各層次的學程產品,更使此次博覽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要在79所參展大學院校中凸顯自己,贏得學生的青睞,參展大學必須研擬出色的行銷策略,建立差異化優勢,才能搶得「顧客」眼光。本屆博覽會中,中山大學的「3Q」行銷策略,算是比較突出的。
突破區域供需化
由於經濟環境低迷,社會民眾普遍有失業危機意識,大學學費又節節升高,多數中低階層家庭不得不精打細算;再加上目前大學眾多,可謂百花齊放各有特色,因此除非學校聲譽與品質差距甚大,否則捨近求遠、選擇外地學校的誘因不大。這也促使台灣高等教育產業供需結構「區域化」,以濁水溪為界的趨勢日益明顯,如何跨越濁水溪,是北部與南部大學都須突破的障礙。
中山大學位處台灣南端,行銷的策略重點之一便在吸引北部明星高中學生南下,要達到這個目的便須針對上述原因,提供「經濟誘因」與「心理誘因」。
經濟誘因已是各大學普遍採行的行銷組合工具,本屆博覽會各大學提供的獎學金、學雜費減免優惠等琳琅滿目,在經濟誘因過於泛濫下,許多現場參觀的高中生反映,還是會看學校本身的特色選校。因此,真正能產生差異化優勢的,反而是能創造獨特價值感的心理誘因。
中山大學今年以「中山大學3Q風帆」為主題,在展場以「移動的風帆城堡」為背景,所有成員都頭戴風帆帽,身著黃色系列的海灘裝,即使還沒搞懂「3Q風帆」的寓意,漂亮的帆船及「全國唯一有風帆體育課」的明顯標幟,就讓參觀學生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想了解究竟。
風帆課訓練膽識
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則在場解說,3Q指的是中山大學具備的三大特色:國際商數(International quotient, IQ)、生態商數(Environment quotient, EQ)、創意商數 (Creative quotient, CQ),也代表感恩的心(3Q=Thank you),用意在培養學生擁有3Q特質,期望全國唯一有風帆體育課的中山學子,能以駕馭風帆時乘風破浪、逆風翱翔的精神,面對人生種種課題,並懷著感恩的心迎接未來。
國際商數凸顯的是中山的國際化程度。中山目前與全球超過100所大學簽訂姊妹校與交換學生計畫,並設置交換學生獎學金,每年交換學生名額高達百餘名。中山也致力於推廣雙聯學位,管理學院、工學院皆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合作MBA雙聯學制和雙聯碩士學位;管院亦與長庚、香港中文大學一同開設「亞太營運管理EMBA聯合學程」,並於今年榮獲國際高等商管學院聯盟(AACSB)認證,躋身國際一流學府之林。
生態商數凸顯中山自然環境與後天環境的得天獨厚。自然環境上,中山運用西子灣獨特的景色,發展全國獨一無二的風帆體育課,另有海研三號研究船供海科院進行海洋資源採樣,南壽山生態步道供生物科學系實習。後天環境上,中山重視e化環境的建立,以強化學生在數位化時代的競爭力。
創意商數指的是創新能力。張宗仁表示,中山開設「創業管理學程」,許多學生的提案都能獲得企業界青睞,經由實務驗證發展出中山特有的創新經營模式與服務。
百家爭鳴中,中山大學校長親自上陣行銷,同時以簡御繁,提出簡單易記而且具有實例及數據意義的「3Q」主題,都是讓參展學生留下鮮明印象的因素。
【2005/07/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