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跨越典範 習慣創新

■ 陳正綱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湯瑪斯.孔恩 (Thomas S. Kuhn)1962年發表巨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史的角度出發,認為科學革命的本質源於不同知識典範的更替,在常態科學期間,科學家的活動是遵照典範的規範來解決難題。但是,有些難題在典範的規範下,歷經許多科學家長時間的努力依然不得其解,而成了典範下的「異例」。
異例的無解與累積,可能對典範造成威脅進而產生危機,科學家開始找尋與發展新的典範與舊的典範競爭,科學的發展至此進入革命期。如果舊的典範完全被新的典範取代,科學革命即告完成,同時進入新典範下的常態科學時代。從亞里斯多德力學經牛頓的古典力學,進展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供了一個典範轉移的例證。
科技創新的S曲線
有趣的是,往往科學上重大的突破與進展,通常不是發生在常態科學期間,而是在科學革命與新典範的形成期間。由於該書內容資料豐富,邏輯推論嚴謹,「典範」的概念更跨越了自然科學,及於人文社會科學,諸如音樂史、社會學、思想史、經濟學、文學理論等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典範」說當然也對現代管理學產生一些影響,「科技創新的S曲線」就是很好的例證。
1980年代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主任理查.佛斯特 (Richard Foster)博士為了預測創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提出了科技創新的S曲線。佛斯特博士對新技術的發展有以下的觀察:在新技術開發早期,雖然投入很大的努力與時間,進展卻十分有限;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投入了一定程度的努力與時間,技術的進步有大幅度的推進;當此項技術漸入成熟之後,即使投入再多的精神與時間,技術上也沒有多少進展。
如果以技術進展(或某一技術的績效參數)為縱座標,投入的努力與時間為橫座標,就可在座標軸上畫出一條S型曲線。由於每一條S曲線背後蘊藏著某一個物理、化學或生物的理論現象,這背後特定的理論現象,也注定了S曲線的走勢以及它的極限。換句話說,每一條S曲線其實是宿命地服膺著蘊藏在背後的理論現象。如果將這種理論現象視為「典範」,那麼,當S曲線走向它的極限時,當務之急自然是跨越舊典範的束縛,積極地尋找替代的新典範。
企業為何需要再造?
雖然S曲線的提出,是為了解釋與預測創新產品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然而,從創新的角度而言,同樣的精神也可以應用到組織乃至於個人。
就組織而言,如果經歷了一段成長後,發現服務的組織或領導的部門,在績效上遭遇瓶頸,久久無法突破,這是否意味著在現有的典範下,組織績效已走向它的極限?應否重建組織的新典範?從這樣的角度就不難理解「企業再造」的合理性。
以台灣成衣業為例,如果一味的將自己定位為傳統的製造業,無法跳脫這樣的思考典範,在國際競爭之下,的確會遭遇生存的危機。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如果積極地思考創新、跨越典範,善用台灣的優勢,將自己定位為客戶的快速反應中心,國際客戶會因為購買你的成衣而大幅降低庫存成本。將自己重新定位為服務管理業,賺的是管理利潤,而不是製造利潤,自然可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個人也要跨越舊典範
就個人而言,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求學過程、工作經驗等,在無形之中建構了個人內心世界的典範。在此典範下,每個人造就了現有的成就基礎;但在相同的典範下,也可能限制住個人的視野,造成和別人的溝通障礙。往往理工背景的人無法理解商管背景的想法,行銷部門難與研發部門溝通。導致在金字塔型的組織中,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解決之道在於個人是否可以走出內心世界的典範,以柔軟的心、創新的情,來建立新視野、跨越新典範。毫無疑問地,重新回到學校充電以找尋創新思維的新動力,是一條捷徑。EMBA課程正可以提供這樣的環境,來滿足這樣的需求。學有專精的教授群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來自政府與業界的精闢講座課程傳承了豐富的實務經驗。更重要的是,匯集了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精英中的精英,得以傾聽來自不同產業的觀點,充分達到建立人際網絡與異業交流的目的。
不論技術、產品、組織、產業乃至國家社會,皆根植於人。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急遽變動的社會。人要能求新求變,無時無刻嘗試跨越典範、養成創新習慣。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是台科大資管系教授)
【2005/06/1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