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南亞科技 建立知識型企業運作機制【2004/11/21 經濟日報】

■ 楊榮傑

南亞科技成立於1995年,從事專業半導體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為國內少數以開發DRAM為關鍵技術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由於該產業必須不斷進行品質提升、成本降低與技術創新,才能滿足顧客需求,唯有仰賴企業累積的智慧資本始能因應各種嚴峻的挑戰。
因此,南亞科技自2003年10月著手規劃知識管理導入活動,期望快速邁向知識型企業。2004年南亞科技「知識型企業運作機制建立」專案,通過經濟部工業局經費補助申請審查,自企業內部各單位遴選優秀的專案成員投入,並結合中國生產力中心(CPC)實務經驗豐富的知識管理顧問團隊,共同研擬各階段專案推動計畫(如附圖)及展開各項工作。
2004年是南亞科技第一階段推動工作,茲就專案進行的重點簡介如下。
按部就班 循序漸進
一、在「知識分享」的構面上:建構知識交流平台
1.繪製知識地圖:依前導部門之任務需要進行知識盤點、分類及屬性資料設定等步驟繪製知識地圖,以便外顯知識有系統地整理及搜尋。
2.知識管理平台建構:根據知識地圖的需求規劃,評選及建置適當之知識管理平台,提供各部門進行網站規劃設計以利知識存取應用,並建立權限管控機制。
二、在「能力養成」的構面上:提供專家諮詢管道
1.建立專家黃頁:依企業需要擬訂專長定義,並規劃所需交流的專長分類及專家等級區分,爾後再進行專家調查與資料庫建置以建立專家黃頁,使知識工作者能夠由知識物件或專長分類關連性尋覓適當的專家,彼此經驗交流。
2.培養知識管理師:透過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團隊以「KnowWhat絜AKnow How絜Know Why絜Care Why」四個層次的指導說明與經驗分享,為企業培養一群優秀的知識管理師。
三、在「成效評估」的構面上:績效指標建立
1.擬訂績效衡量指標:為使企業能夠瞭解知識管理推動成效,並得以隨時調整方向與進行改善活動,必須建立一套衡量機制。便運用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檢視企業經營策略及擬定策略地圖,再由各項策略活動中思考知識管理的使力點,進行各項活動的規劃與安排,最後依活動特性擬訂適當的衡量指標加以追蹤及分析。
四、在「文化塑造」的構面:團隊運作與分享
1.共識團隊建立:知識管理專案組織成員自制度管理、品保、人資、資訊技術等單位召集適當專業人員投入,並結合前導部門的工程師群組成核心推動團隊。與顧問團隊密切配合,透過主題訓練、作業實做、經驗交流、案例分享、訪談調查及活動體驗等方式,不斷進行意見討論與共識建立,針對專案運作現況進行確認或調整,使各項推展活動能夠為南亞科技量身訂作,符合實際需求。
2.知識社群經營:南亞科技原本就有設置類似知識社群運作的「Technical Board」機制,因此便以原有的基礎再加上知識管理平台、運作手法及交流機制等經營模式調整,使其更能發揮跨部門知識交流的功能。
經歷了為期九個月的努力,各項知識管理機制已陸續完成規劃並實際運作,目前仍在蘊釀紮根階段,但是在核心團隊與前導部門同仁的努力下,已經建立了屬於南亞科技的推動模式,雖然尚未進行深耕擴散,但已有許多部門、專案或會議已躍躍欲試。
四項關鍵 五大特色
雖然企業推動知識管理有異曲同功之妙,但因為導入動機、企業核心競爭力、基礎營運環境、專案目標及人才文化等差異,每個企業都有其獨到的特點。南亞科技的知識管理活動能夠順利推動,是因為在推動的過程中充分掌握了:任務導向、團隊合作、關心支持、信任配合等成功關鍵要素為。此外,在南亞科技推動知識管理也有幾項特色可供其他企業參考:
1.導入對象:過去企業的導入對象大多是以部門為主,但在高階經營層的指點及核心團隊的積極努力下,打破以部門為導入對象的限制,分別建立「會議」(例如Yield Meeting )及「專案」(例如KM及Qual 100)為主體的運作模式。
2.循序漸進:以「知識分享」、「能力養成」、「成效評估」與「文化塑造」四大構面及「蘊釀紮根」與「深耕擴散」兩大階段,建構漸進式的知識管理推動模式。
3.種子蘊育:為順利將顧問團隊的經驗移轉,以利於日後專案推展,特地將「知識管理運作模式導入」與「種子教官養成」同時進行,一方面學習顧問團隊所傳授的知識技能,一方面透過實踐驗證及課後講解釋疑,深入掌握各種推動手法的要領與注意事項,未來便可在推動工作中擔任重要主導角色。
4.成效評估:為使知識管理與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緊密融合,以便評估及追蹤推動效益並據以回饋改善各種機制,在專案導入初期便注重「成效評估」構面活動,擬訂各項評估指標,期使專案成效具體化,以利持續進行。
5.系統整合:因應專業分工與整合需要,將知識物件分別存放於部門、社群及企業知識庫中,並建立關連途徑,使知識工作者方便存取其所需的知識物件,卻不需要啟動各種系統或平台。另外,將知識地圖、專家黃頁及社群經營等系統功能相互配合設計運用,並為日後導入結構化在職訓練與數位學習等機制預先規劃連結,以便發揮整合綜效。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高雄服務處創新營運組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