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自由時間 如何善用【2004/11/21 經濟日報】

■ 王遐昌

工作的時侯工作,休閒的時侯休閒,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
原因無他,只因人的思考與反應是連貫的,既難以切斷,亦無法像開關一樣一轉就停。對職場朋友而言,工作與休閒已成為生活兩個最重要的部分;但我們對這兩個部分的分配與調整較少作合理性規劃,大都隨興而為,採取隨遇而安的態度。
行政院主計處曾作過國民生活時間分配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平均生理上(睡眠、盥洗、用膳等)必須時間為10小時44分鐘;工作時間7小時5分鐘,自由時間(交際、休閒等)6小時11分鐘。如果此一調查具有可信度,則我們一年就有將近2,250多個小時用在「自由時間」上。
根據該調查,國人最主要的休閒為看電視、錄影帶或報紙,每日平均有85%以上同胞以此為休閒,尤以晚間為甚。以上班族而言,利用休閒時間進修者,僅占9.3%。
當然,職場朋友無須放棄所有休閒時間投入工作,也不必將所有休閒時間用於進修,但將可貴時間浪費在電視或遊樂器前亦十分可惜。因此,筆者的建議是:
不要把看電視、報紙當作重點休閒:休閒方式甚多,可更為多元;走向野外、跨進球場、邁向音樂園地、接近流水,讓大自然的風光、新鮮的空氣與開闊的視野洗滌我們工作上的煩悶與壓力,使我們身心更健康,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撥一點時間從事進修:終身學習不應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行動;尤其職場朋友更需要以此項行動來創造自我價值,使自己具有職場競爭優勢。試想,如果每年能從上述2,250多小時「自由時間」抽出20%,則最少可看完45本書,或修完28個學分,也就是研究所的碩士學位三分之二到手了。
寬廣生活領域,增進常識:不管在球場、音樂廳,或爬山、野餐,都會讓我們的人際網路更寬廣;與他人交往、談話,會讓知識更豐富,雖不致「知識淵博」,起碼會「談吐不俗」。
你認同筆者的想法嗎?如果是,就從今天(不是明天)開始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