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前瞻思維》唯有信任 才有未來

全球經濟受到金融市場崩落重擊、不支倒地後,某些國家在破產邊緣徘徊,投資人哀鴻遍野,很多人不禁想要尋根溯源找出引發金融海嘯的原爆點。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早在1990年代初期,即對源自大量資本投入,而非技術創新與生產附加價值提高,所創造出的「東亞經濟奇蹟」,提出質疑。

經濟泡沫勢必破滅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證明亞洲經濟體在脆弱的抵抗力下全無招架之力。克魯曼2000年起為《紐約時報》撰寫專欄,集結而成《沿街叫賣的繁 榮》(Paddling prosperity)一書。書中直指企業不合理的經理人分紅制度,以及政府在金融法令與監管制度上的縱容包庇,使得政客致力於政治利益的追逐,加上政策 有利於大企業與富有階級,作者因而預測經濟泡沫勢必會破滅。

再看日前撼動世界的兩大事件。首先是美國的連動債風暴: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崩盤,造成二家房貸巨擘房利美及房地美瀕臨倒閉,美國政府宣布接管,接著雷曼兄弟 宣布破產。這場風暴可歸因於次級房貸證券玩過頭,他們將次級房貸一層層地重新包裝設計,讓投資人只看到表面的獲利,卻看不到背後潛藏的高風險。

其次是中國毒奶事件:不肖業者向奶販子收購牛奶後,先在牛奶中灌水以增加重量,但這會導致牛奶含氮量降低,無法符合收購的標準,於是奶站就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調高含氮量,如此一來,不僅符合標準,又可以提高收購價格,但獲利的背後卻犧牲無以數計消費者的健康。

企業應身心大調整

貪婪的基因,是由過度自由化的經濟體制餵養長大的。因此,以更完善的管理機制,有效監管企業的不正常競爭行為,有其必要。在此波經濟冰風暴的侵襲下,企業更應藉機進行身心大調整。身是指企業組織與策略的調整、變革,心則是重建企業的倫理及價值觀。

企業的倫理教育,需從倫理觀念、身體力行、培養判斷力各方面著手,從員工內心的自覺,加強道德認知,讓他們能夠正確判斷什麼是該做的,以及什麼是不該做的,更重要的是,主管要能以身作則,重視群已關係,形成正確價值觀,強力塑造誠信文化。

自大陸毒奶事件爆發後,「Made in Taiwan」成為消費者賴以安心的保命符。讓深耕品質的台灣企業,深感「德不孤,必有鄰」的欣慰,長期經營及塑造「以顧客信任為依歸」的核心價值與文化,終究會得到回報。

產業發展趨勢,從產品導向走到顧客導向,未來將更進一步走向心靈導向,要搶攻市占率,得先從消費者的心占率下手。在可預見的未來,企業經營勢必會以信任與幸福為出發點。唯有顧客認為企業值得信任,才會產生忠誠,進而重複消費,甚至廣為宣傳。

唯有信任,才有未來,企業當深思。

【2008/11/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