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6日 星期三

薛琦經濟觀》銀行太小,家數太多了嗎?

【經濟日報/薛琦】
台灣早期產業發展有個迷思,認為廠商的規模太小,以致無法發揮規模經濟。再就是認為廠商的家數過多,以致常自相殘殺,流血輸出。後來好不容易看到中小企業也頗有活力,競爭儘管激烈,卻前仆後繼,而且還出現不少產業巨人。
事實的真相是,若一個產業真有規模經濟,不需要任何政策,大廠自然浮現。更普遍的情形是,少數大廠和眾多小廠並存,彼此相安無事,原來兩者各自有生存空間。這是那隻看不見的手運作的結果。若反其道而行,刻意求大,反而因缺競爭力而長不大;刻意求少,更容易產生社會的不公與不義。我們的銀行正面臨了這樣的困境。
為了證明台灣銀行的規模不夠大,政府公布了一份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前五大銀行市占率的資料,台灣為37%,比日本55%,韓國89%,新加坡73%,香港76%都低,敬陪末座。這項資料本身與比較對象都大有問題。日本的大銀行─都市銀行與長期信用銀行本來家數就不多,自金融1995年大改革(Big Bang)之後,從14家併為八家,市占率自然提高。韓國的銀行從1997年的33家經過合併、再合併,去年底減為19家,也可理解。現在問題來了,新加坡、香港的資料如何計算的?
星、港是亞洲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金融中心,特色是外銀很多而國際金融業務(OBU)發達。新加坡有108家商業銀行,本地銀行只有五家,其中三家列入全球1,000大銀行,另二家是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及一家外銀的子行。再來,新加坡去年底DBU總資產是4,252億星元,但亞洲貨幣(ACU)資產是8,372億星元,是前者的二倍,兩者合計的總資產中五家本地銀行的市占率為25%。其次,新加坡銀行體系還包括了49家商人銀行,153家承做ACU的機構,我們能說新加坡銀行很集中嗎?
香港的前五大銀行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銀行(中國、恆生、匯豐、渣打)外,再就是香港星展銀行。截至去年底,香港共有199家認可金融機構(2001年為250家),總資產7兆港元,今年9月已突破1兆美元。其外幣與港元存款約為1比1,看來香港銀行也是蠻擁擠的,雖然家數在減少。
另一項常被錯用的資料是來自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它說台北市每一萬人有2.7家銀行分支機構,芝加哥與漢城分別是2.0,香港1.9,雪梨1.6,紐約與東京各為1.3及1.0,看來台北的確滿街都是分行。
大家都知道台北市主要聯外道路有調撥車道,早上進城車多,下午相反。台北市設籍人口有260萬人,但白天有150萬外來人口,加上未設籍居住人口,整個活動人口約有500萬人。這對台北市消防、土地利用形成很大壓力。兩個數字差距如此之大,產生的問題是,一、這些白天台北市活動人口難道在北市沒有銀行帳戶?一般都市人口都有兩種定義,一是市(city),另一是都會地區。紐約市820萬人口,每萬人是1.7,若是都會人口(含北紐澤西州及長島)約1,900萬人,每萬人享有的分行數是2.1;若包括儲蓄機構及外銀分支機構,則金融據點數增為2.9。都會地區金融據點密度比城市高表示前者人口較分散,為維持金融服務品質,最大可能是分行數增加,但規模偏小,是合理現象。芝加哥亦復如此,若包括Naperville及Joliet,每萬人可分配到2.9家分行,或3.5家金融據點。首爾市人口是1,000萬,都會人口是2,000萬,香港無城市與都會之分。都市範圍越大就沒有晝夜人口差距問題。
台北市晚上雖然每萬人可分享3.8家金融據點(含外銀,信託投資,信合社,農漁會信用部及郵政儲匯處分支機構),白天就只有2.0家,並不過份嘛。如果說這樣比較不對,那麼把台北縣都算成台北都會區,這數字馬上降為2.6,如果都會範圍再放大包括基隆、桃園,金融據點再降為2.4。要注意北縣、桃園「鄉村」地區金融據點與密度必然更低,服務品質當然跟著下降。
舉這些囉哩囉唆的數字,不在證明台北市每萬人該有多少家分行,這個問題可留給學者去回答,但不該是政府政策。換言之,只要市場機能還在,能自由加入,但也有具效率的退場機制,最適的市場結構應由市場來決定。看看美國,1984年銀行家數有14,496家,以後逐年穩定下降到2004年只剩下7,630家,分行家數卻從41,799家上升到69,975家。這就對了,銀行不斷整併,但分行越開越多,老百姓享受的金融服務品質自然提升,美國2003年所謂總行即分行,沒有分行的銀行有2,494家,只有一到二家分行的銀行有2,766家。美國才不管銀行規模及分行家數,一切交由市場決定。巴西、泰國也有所謂的移動分行,為何不可?
正確答案在那裡不難知道了吧!
(作者是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2006/12/0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