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邱永和談經濟》從台北人看生活壓力與競爭

【經濟日報/邱永和】
生活在紐約、東京、台北…等地的人,生活壓力大且步奏快,可見到處處都是提著公事包的上班族,快速穿梭走在繁忙且擁擠的街道中,猶如電影中快轉鏡頭般轉個不停;一到周末來臨,藉著球賽、酒吧、郊遊等活動,試著沖散一周來的繁忙與競爭壓力。
唯年輕族群不斷高喊著:「我要Easy Life。」但壓力與競爭始終不會因年輕族群的渴望而改變。
反觀年輕族群一旦踏入社會後,不由自主地又成為鏡頭中不斷快速轉動的人物,開始成為典型忙碌的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
難道「壓力」、「繁忙」與「擁擠」是典型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的縮影象徵嗎?其實不然,不論是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也好,它其實都隱含著「知識」與「競爭力」。
因為,雖然城市人多、擁擠,卻是「知識彙集」之所在,祇要你夠用心,絕對可以輕易地蒐集到有用的資訊,利用專業知識與技能,創造相對所得,累積更多財富。
因此,在人多、擁擠環境中,藉著知識傳遞與創新,產生更多高附加價值產物,進而提高整體財富與所得。
以台北市為例,94年平均家庭所得為新台幣151萬4,069元,居台灣25縣市之冠,比最窮的台東縣平均家庭所得69萬5,369元,高出將近一倍以上;前五名的縣市中,台北市(151萬4,069元)、新竹市(136萬1,016元)、新竹縣(130萬4,360元)、桃園縣(119萬2,410元)、高雄市(116萬3,926元)皆為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充分顯示出「知識彙集」創造更多「財富效應」。
另一方面,工作繁忙且壓力大的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卻創造出高度市場競爭溫床,「競爭力」成了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另一種指標。
「競爭」迫使人們專業能力加速增長,再加上短時間因「Learning by Doing」情境下,迅速地吸收轉化成許多專業知識,成為更具有未來「競爭力」;雖然壓力大,卻在無形中帶來不須憂慮失業問題的意外收益,從民國94年台灣各縣市之失業率來看,失業率最低之兩個縣市為台北市3.9%及新竹縣3.9%,而該二縣市亦為平均家庭所得最高的二大縣市。顯然「競爭」越強的縣市,其失業率越低。
「壓力」、「繁忙」、與「擁擠」不再是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之表徵,取而代之應是「知識」與「競爭力」!
紐約人、東京人或台北人雖然生活在充滿「壓力」與「繁忙」的漩渦中,卻是甘之如飴,因為它永遠不會有「Easy Life」,取而代之的卻是呈現著「知識」與「競爭力」之園地。
(作者是東吳大學商學院院長)
【2006/12/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