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透視鏡》見人未見 言人未言

近來許多社會事件成為辦公室的討論話題,不管是毒奶粉決策誤踩地雷,抑或全球金融風暴因應,事實上都暴露「未察先決」的問題。待事後慢慢釐清真相後,才發現問題並不如先前想像或報導,但為時已晚。

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顯然早知道相當困難,但也因為其困難,若能比別人提早一步洞察真相,或發現更多事實,則不僅能提高成功的機會,也會相對降低風險。

這不僅適用於企業營運及投資決策,也可提高個人的職場競爭力。

如何才能強化洞察力?首先,要排除因投機或另有所圖造成自身的盲點。其次,須有完整的人脈或產業知識網路。事實上企業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絕大部分非一己 之力即可了解與掌握,尤其當要驗證一些事件、想法或假設之時,若沒有適當的情報網路,恐將走很多的冤枉路。因此建議讀者平時就應建立完整的情報知識人脈網 路,對你的工作生涯將有莫大的助益。

此外,須培養旁敲側擊及拼湊全貌的能力。問題的了解牽涉到訪談他人,瞭解產業或公司的敏感問題,要旁敲側擊獲得所需資料,就得培養察言觀色、平行思維的能力。

若資料蒐集不順利,如何透過蒐集到的有限資料或是觀察到的蛛絲馬跡,來預測問題與拼湊事件的全貌,也是必備的基本功夫。

曾聽過一個未經證實的故事:鄧小平曾問周恩來「治國之道為何?」周恩來回說:「治國知道無他,唯『反覆、對照及交換』六字而已。」

這六字也是提升洞察力的要訣。亦即要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其影響,可以此六字作為思考的起點。首先推敲事件的正面影響及衝擊,再從反面的角度來分析,反覆思考後,再合併觀點得出結論,這就是所謂的「正、反、合」。

其次是對照,周恩來應該是教鄧小平決定國家大事時,應對照歷史,亦即「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應用到企業,則應對照產業史、同業、過去同期的表現。

最後,交換指的是交換立場思考,這非常有助於人際溝通,應用到企業面,則是應思考事件的產生對於客戶有何影響,對於客戶的客戶又有何衝擊,從這角度所思考的解決方案,才能顧及全局。

我們常羨慕別人能「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若能善用以上的工具,並養成習慣,成為直覺式的思考,相信不久的未來,你的洞察力將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

【2008/10/3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