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張寶誠專欄》卓越領導二部曲:領導淬煉

彼 得‧聖吉曾說過:「在許多團隊中,每個成員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2。」我們常以為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就是「團隊」(Team),事實 不然,有些情況只能稱為「團體」(Group)。真正的團隊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所組成,並在共同的承諾、績效目標、相輔相成的專業及共同的責任四個要素 下運作。

激勵團隊 三大驅動力

德國心理學家馬克斯.瑞格曼曾進行一項實驗,將拔河中的個人與團隊進行比較,他預設團隊的力量應等於個人力量的總和,但結果不然,實驗結果顯示三個人力量 總和只有一個人的2.5倍,八個人的力量總和還不及一個人的四倍。其他學者也採取類似方式進行研究,大部分的結果顯示成員增加與個體的績效呈負相關。

心理學家將此歸咎於社會惰化效應,因為若有團隊成員認為別人沒有付出,就會減少自己的付出,以取得公平感;其次是責任共同分攤,由於個人的投入與團隊績效 產出之間的關係不明朗,所謂大樹下好乘涼,依附在團隊的庇蔭下,個體的貢獻如果無法明確地被衡量出來,整體效率就會下降。

因此,要讓團隊創造高績效,領導者必須明確制定衡量績效產出的機制,務必對每位成員進行合理的評估,才能收團隊合作之效。

團隊合作模式通常循著討論-溝通-知道-共識-承諾-激發熱忱的流程。討論時不要害怕或禁止爭論,必須經過爭論,才會讓共識更加明確;溝通之際,也必須彼 此協調,除了讓成員掌握各項訊息外,更要讓他們深入了解,如此,更能基於共同價值觀與目標作出承諾,激發達成目標的熱情與責任感。

領導人必須充分掌握激勵團隊的三大驅動力:成就的需求、學習的熱情、貢獻的渴望。成功領導人所帶領的團隊,通常有目標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參與感強烈、相互傾聽、凝聚力強、溝通無礙、團結互助、彼此認同等特質。

對抗慣性 領導主任務

處在巨變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與時俱進,因而帶領組織創新與變革,進而主導變化,也是領導人的重要任務。

有句話說:「想改變生命中的任何事,可藉由思想來轉換頻率。」巴菲特曾有感而發地說:「如果在擊敗敵人之前,先將自己擊敗,就有更強的力量來參與競爭。懂得放棄的人,已經握住一把創新的鑰匙。」

慣性是成功最大的夢魘,對抗慣性,進行企業自我改造,是領導人不能忽視的課題。也許是在原有的基礎架構上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也可能是全盤的組織重整,最終 的目標都是取得下一波競爭的最大優勢。離開舒適區不易,放棄現有的,比創造新的更不易,但這是領導人智慧與勇氣的選擇,是基於戰略的價值判斷,是以退為 進,以攻為守的策略抉擇,也是創新的開始。

不滿現況 不被潮流淹沒

不滿足於現狀,不斷地變革,就不會被潮流或競爭者所追趕,甚至淹沒,英特爾、IBM、HP、奇異、摩托羅拉等成功企業的例子,都可以看出他們藉由計畫性的放棄與創新,爭取研發與市場戰略的制高點。

身為現代企業領導人,除了擁有全球化的視野、設定宏大的目標、具備駕馭複雜狀況的能力,以及展現團隊合作的執行力與領導力,還得保持靈活與動態思維來對抗 慣性,持續在組織文化中植入創新因子。因為領導者的作為,永遠不只是個人的事,企業將因他的一言一行而改變,領頭雁將決定整體雁群的方向與速度,以及能否 快速而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8/10/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