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兩岸論壇》保護智財權 為動畫業奠基石

■ 陳珮馨
7月份美國商業周刊封面故事是「動畫改變了日本娛樂事業,成為繼汽車工業後下一個巨大的出口產業」。
隨著日本宮崎駿動畫風靡全球,2D動畫顯然成為潛力十足、龐大商機的新興產業,不過,建立配套制度、人才培育,才是發展台灣動畫產業長久之計。
世新大學主辦「2005兩岸新興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許士軍表示,過去40、50年來,台灣產業從輕工業、石化業到電腦業,都做得非常辛苦,甚至淪於保三、保五困境,文化創意領域如遊戲產業,重要性與日俱增。
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講師呂恰毅表示,漫畫剛開始可能只有一個人,工作室至多六、七人,卻可以創造上億商機,這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有人認為台灣市場小,發展動畫產業不易,事實上,香港市場更小,卻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可見關鍵在於內容的突破和行銷。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翁秀琪深表贊同,她認為台灣動畫產業的問題,絕對不在市場大小,以宮崎駿的工作室為例,靠著約100人,透過和美國迪士尼合作,在國際市場締造佳績。
翁秀琪表示,票房保證才是文化創意產業能否募到資金的關鍵,宮崎駿工作室並非一夕成名,而是因為有國際知名動畫師、拍出一兩部膾炙人口的片子,加上國內票房非常成功,自然吸引許多國內資金。
韓國則從政策面著手扶植文化創意產業,強制規定電影院放映的國片比例。台灣加入WTO後,電影、動畫產業都受到強烈衝擊,政府卻未見相關配套措施;動畫業者和電視台合作,利用電視作為播放平台,也亟待開發。
翁秀琪表示,成功關鍵除了創意、內容、技術和通路,整體環境的配套非常重要。以人才培育為例,台灣實際製作的動畫片有限,使得校園出來的動畫人才,多缺乏實戰經驗,加上台灣大部分是後置公司,難以接觸完整產業,雖然畫得成功,卻學不到行銷。
人才培育方面,呂恰毅認為,隨著內需市場擴大,國內的數位內容和電腦動畫人力,並沒有即時接上。台灣長期忽略美學教育,動畫產業卻需要大量的美學人才,尤其每個人的設計、風格不同,常有美工、設計師離開後,公司花兩、三倍薪水,還找不到適合人才的窘境。
其次,動畫進入電腦製作前,先要手繪,需要好的素描功力,可惜現代人強調電腦動畫,學校教育也逐漸忽略基本功。呂恰毅認為,台灣要建立好的動畫產業環境,首先要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保障動畫師的創意,同時透過適當的分紅,才能吸引更多參與者。
【2005/11/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