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管理學大師 彼得杜拉克辭世

■ 編譯劉煥彥/綜合十二日電
縱橫管理領域70年,被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1日在洛杉磯東郊的克萊蒙(Claremont)家中壽終正寢,享壽95歲。
被美國商業周刊譽為「這個世代最歷久彌新的管理思想家」的杜拉克,有許多觀點被各國大企業採用。他也創造了「目標管理」與「知識工作者」等大家朗朗上口的管理學名詞。
這位1909年於維也納出生,曾經從事新聞業的知識份子,過去70年來在管理方法上,具有豐富的教學、寫作與業界諮詢經驗,並且在94高齡時仍完成他的第35本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杜拉克為各界稱頌的,是他思路清晰與鞭辟入裡的分析,而非其個別的理論或研究。
1997年富比士雜誌將他選為封面人物,並以「仍然是最年輕的心智」的讚譽為題。當時擔任奇異公司董事長的魏爾契(Jack Welch)曾說:「他使你會思考。」英特爾公司共同創辦人葛洛夫(Andrew Grove)則說:「杜拉克是我的偶像。在一堆頭腦糊塗卻想製造風潮的人群中,他的筆觸與思想無比清晰。」
杜拉克善於觀察未來趨勢,早在1950年代初期就預言電腦的重要性,1960年代也預見日本將崛起為經濟大國。1997年杜拉克率先看出,坐擁高薪的企業高層將引發非議。他說:「在下次經濟出現衰退時,為自己簽發百萬美元薪水支票的企業領導人,將引起大家的責難與輕蔑。」
杜拉克另一個為人稱道的是他精通多種學問。米可斯維特(John Micklethwait)與伍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 )在1996年討論管理大師的著作「企業巫醫」中曾寫道,杜拉克的好奇心、魅力、廣泛閱讀,以及從心理學、亞洲藝術、音樂學與英國小說等各自迴異的主題,都似乎能有效掌握,使他成為「最後一代的百科全書編纂人,讓極度專業化的現代學術界瞠乎其後。」
杜拉克1907年生在文風鼎盛的維也納出生。不過他年方14歲就下定決心向外發展。1927年他在德國漢堡一家出口商做學徒,工作之餘窩在市立圖書館自我進修。他後來在法蘭克福紀事報(Frankfurter General-Anzeiger)找到記者工作,1931年擢升為負責國外與經濟新聞的資深編輯。同年他也從法蘭克福大學獲得國際公法博士學位。
隨著納粹勢力逐漸當道,杜拉克1933年離開德國,前往倫敦,在一家商人銀行擔任執行秘書與經濟學家。杜拉克在英國邂逅後來結褵70年的妻子桃樂絲(Doris)。兩人於1937年1月結婚,隨即共赴美國發展。
杜拉克移民美國初期埋首寫作,並分別在紐約州與佛蒙特州擔任教職。他到美國不過兩年就完成第一本書「經濟人的末日」。這本刺穿法西斯主義假象的著作,曾獲得當時力抗納粹德國侵略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大加讚譽。杜拉克的第二本著作「工業人的未來」,則是探討大企業將提供社會變革的架構。
1940年代初期,通用汽車邀請他研究該公司的內部作業情況。杜拉克在通用汽車18個月的研究經驗,促成他的經典之作「企業的概念」1946年誕生。這本書也指引他後來走上管理顧問與教師生涯的道路。
1949年杜拉克的學術生涯更上層樓,獲聘為紐約大學剛成立管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他在紐約大學任教了20多年,直到1972年移居加州為止。直到2003年之前,他都在加州克萊蒙大學(Claremont Grduate University)擔任講座教授。
只把自己當成作家與教師,而非管理大師的杜拉克,在眾多著作與文章中都大力強調創新、企業家精神與因應變動世界的策略。他因為在管理學界的卓越貢獻,在2002年獲得布希總統頒發總統自由獎章表揚。
杜拉克開講 卅年前一票萬元
■ 記者朱若蘭/台北報導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昨天過世,國內管理大師、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許士軍表示,杜拉克不只是管理學家,而是思想家、預言家及歷史學家。
許士軍說,杜拉克是歐洲培養出來的學者,看企業是從人文、社會、哲學的觀點,見解獨特,他只在紐約大學及南加州克萊蒙大學任教,主流學術界不是很接受他。
但是杜拉克對企業管理洞察敏銳,出版許多著作,幾乎每一本都是暢銷書,發表三十多本書,被翻譯成廿多國語言,興起一股「杜拉克旋風」,影響深遠,特別是日本人,非常崇拜杜拉克。
許士軍記得,他在民國六十幾年那個時代,到圓山飯店聽杜拉克演講,「那時一張票一萬元,可說是百萬元級的演講」。現在,大家常聽到的知識經濟、知識社會、談創新、創業的重要性或非營利組織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力等觀點,杜拉克早在廿、卅年前就已提出。
杜拉克新近出版的「下一個社會」中說:「當大家暢談新經濟的那段時間裏,我察覺社會變化。」
杜拉克預言:下一個社會是個高齡化社會,足以改變任何已開發國家的市場、就業形態及政治面貌。下一個社會是個競爭激烈的知識型社會,知識就是一切,知識工作者會成為主要的勞動力。

企業人》杜拉克學問如深谷 在時代前端
■ 本報綜合報導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過世,「學問像深谷一樣深、重視道義、趕在時代的前端」,是這位大師在企業人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前中船董事長徐強形容彼得‧杜拉克是真正「百科全書」式的大師,十餘年前徐強在美國德州參加一場管理學會年會,首次跟彼得‧杜拉克接觸,「我發現他很重視管理學的人文因素」,包括愛心、諒解、人文素養、關懷都有很深的詮釋。
四、五年前,徐強在哈佛大學論壇,第二次接觸彼得‧杜拉克,對他以九十歲高齡演說,但精神奕奕、頭腦清楚留下深刻印象。
徐強說,彼得‧杜拉克的名言是「成長的停止,是死亡的開始」,現在雖是一個世代的結束,但他卻留下許多題材與觀念。
矽統董事長、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說,每次讀彼得‧杜拉克的書,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他的學問像海一樣大」,雖然他年紀很大,但始終維持對科技新知的了解,更有眼光看到未來的管理趨勢。
台北一○一董事長陳敏薰是杜拉克的學生,她將彼得‧杜拉克的理念在台北一○一落實,重視人性管理。
智邦科技執行長黃安捷說,彼得‧杜拉克晚年談很多社會公益,不只談管理、談利,而是從更廣的角度看「義」,呼應孟子的想法,中外大師看法都相同。

學者企業家》杜拉克視野宏觀 影響深遠
■ 台北訊許士軍(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
杜拉克是歐洲學者,深厚人文、哲學、社會的基礎,剖析企業管理的視野宏觀,他不只是管理學家,而是思想家、預言家及歷史學家。
杜拉克是歐洲培養出來的學者,看企業是從人文、社會、哲學的觀點,見解獨特,與一般寫研究論文的學者不一樣。他只在紐約大學及南加州克萊蒙大學任教,主流學術界不是很接受他。
我還記得,他在民國60幾年那個時代,到圓山飯店聽杜拉克演講,「那時一張票1萬元,可說是百萬元級的演講」。現在,大家常聽到的知識經濟、知識社會、談創新、創業的重要性或非營利組織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力等觀點,杜拉克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提出 。(記者朱若蘭整理)
高希均(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
1950年時,杜拉克才30多歲,他去看躺在病床上以「創造性毀滅」聞名的熊彼得。熊彼得告訴他,一定要做能夠改變人民生活方式的事,其他的沒有意義。我覺得杜拉克在管理學上留下的影響,恰是這種改變人的生活方式的影響。
杜拉克強調人的管理及知識工作者的重要性,相當前瞻,即使在兩岸問題上,他的看法也很深刻。例如,他就說,兩岸應該整合,才能走向雙贏。這樣的觀點,我經常在文章中借用,他影響了當今管理學界的發展方向。
(記者劉秀珍整理)

杜拉克晚年重要著作》經理人九項成功秘訣
■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彼得‧杜拉克去年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經理人的九項成功秘訣」(What makes an effective executive),總結他60多年顧問生涯中,觀察到卓越的企業或組織領導人的成功經驗。這篇文章是彼得‧克拉克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彼得‧杜拉克在文中指出,社會上許多成功企業執行長或組織負責人,都不是一般人刻板印象中所想像的領導者。彼得‧杜拉克認為,成功領導人的人格特質與管理風格,從極端外向到近乎出世、或十分隨和到高壓管理、從慷慨到吝嗇,形形色色都有。
不過,彼得‧杜拉克觀察每一位有成效的(effective)企業主管,大多遵從八項共同經驗法則(practices)。除了這八項法則外,彼得‧杜拉克另外還提出一項規則(rule):先聽、後說(listen first,speak last)。這九項成功秘訣,是彼得杜拉克認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或經理人必須具備的。
彼得‧杜拉克指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可能毫無個人魅力可言,像是美國總統杜魯門沒有絲毫魅力,卻是美國歷史上最卓有成效的最高行政主管(chief execu-tive)。他認為,杜魯門成功的原因,在於他掌握上述八項經驗法則。
這八項經驗法則分別是:「什麼是必須做的?」「什麼是對企業正確的?」「他們會發展行動計畫」「他們會挑起做決策責任」「他們會挑起溝通責任」「他們會將焦點集中在機會上、而非問題上」「他們會主持卓有成效的會議」,以及「他們所想的和所說的都是『我們』,而非『我』」。
彼得‧杜拉克舉傑克‧威爾契(Jack Welch)接掌奇異電器(GE)執行長後的改革為例,傑克‧威爾契當時意識到奇異要做的並非自己心裡想的「海外擴張」,而是應先裁撤GE一些在其各自產業不是居領導地位的部門。彼得‧杜拉克認為,傑克‧威爾契的成功故事,代表一位傑出領導人不會分散注意力,且儘量集中做好一個任務。

杜拉克 哲人典範思想領袖景仰
■ 編譯廖玉玲/綜合十二日電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11日上午在加州自宅辭世,一代哲人雖然遠去,但其留下的典範和資產,卻可供後人景仰與學習。
以下是領袖對領袖學院(Leader to Leader Institute,前杜拉克基金會)的思想領袖論壇,邀請各界思想領袖對這位管理大師生平貢獻發表的評論:
柯特勒(Philip Kotler,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行銷學大師)
杜拉克是管理學之父。對我們許多人而言,他是我們的楷模,不斷提出新看法、翻新舊觀點。如果有人稱我行銷學之父,那杜拉克堪稱是行銷學之祖。
福林(William J. Flynn,美國互助壽險公司董事長)
在這個日益複雜的社會,他不斷提出簡單明瞭的道理。
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管理學教授)
我們聊天的時候,他想聽聽我家人的事。他的才華出眾、又這麼有影響力,更難得的是,他又如此平易近人。
哈默(Michael Hammer,管理顧問)
我翻閱他早期寫的書時,總是惴惴不安,因為我怕發現他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提過我最近才想出來的觀念。
柯恩(Paul M. Cohen,麥肯錫季刊編輯)
他的優雅和慷慨非常罕見,他的思路非常清楚、經濟且精確。除了現代管理學外,杜拉克也開創出管理學的寫作方式。後輩中能跟上他水準者少之又少,但每個人都欠他一份情。
布里吉斯(William Bridges,威廉布里吉斯合夥公司負責人).
他對藝術和歷史的認識之深,以至在商業寫作這方面幾乎無人能出其右,讓大家見識到學問如此博大精深者,是如何處理組織生活的事務。
帕拉德(C. William Pollard,ServiceMaster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他不斷強調人在商業環境中的價值,對我在市場上的衝刺,有很大的鼓勵作用。
【2005/11/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