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6日 星期一

歐洲零售業的亞洲成長策略

■ John Dawson

歐洲零售業過去50年來的發展歷經三個階段,1945年到1955年屬於重整期(Reconstruction),當時歐洲城市剛剛復甦,便受到美國零售業者大舉入侵的強烈影響,自助服務(self-service )就是創新下的產物。
之後,零售業進入鞏固期(Consolidation),市場隨著歐洲經濟整合漸漸成長,當時行銷成為重大創新,也廣為零售業者接納;到了1990年,歐洲形成單一市場及貨幣,零售業進入重組階段(Re-structuring),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資訊、通訊與物流不斷整合邁向國際化,方便業者可以跨國管理上千家店。這個階段仍持續發展中,未來幾年預料還會有重大變化。
在重組階段,少數幾家歐洲零售業者成為影響全球消費者的國際性企業。以英國為例,流通業營業額1995年只占製造業一半,到2001年,與製造業的1,450億英鎊相差不到200億英鎊。
持續保有成長力道
不過,大型零售業者共同需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大環境成長緩慢下,持續保有企業成長力道?
歐洲零售市場成長非常緩慢,但有幾家零售業者成長速度快過整體市場,甚至帶動市場成長,例如家樂福、特易購和Casino。以量販業龍頭沃爾瑪為例,去年增加的全球營業額相當於葡萄牙零售業總營收,今年全球營收可能相當於義大利零售業產值。沃爾瑪持續不斷成長,顯見零售業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家樂福是目前進軍最多國家的業者,遍布歐洲、南美、東南亞,但只進駐32個國家,嚴格來說,全球性量販業者還沒有出現。
那麼,西方零售業者如何能在大環境發展遲滯的情況下,仍不斷成長?關鍵就在創新,尤其是營運流程、控制品牌、進入新市場、利用經濟規模、流通更快速等五方面。
今日的零售業者已經變成創新者,在銷售的形式、過程與商品上都日新又新。
歐洲零售業龍頭特易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特易購針對不同需求,發展出許多店型。其中,Tesco Express是結合加油站的便利商店店型,2000年開始發展,很快就超過1,000家店。薪資制度也別出心裁,根據每家店的表現給予每個員工不同的薪水。新店型效果很好,平均每周每家店來客數逾1萬人。
店型創新經驗複製到亞洲
店型創新經驗可複製到亞洲。Tesco Express在泰國、韓國也經營有成。家樂福將量販店帶入台灣,把有機商品店移植到日本,都很成功。
業者在商品上也不斷翻新,以即食、熟食商品、有機商品與各地民俗商品吸引顧客上門。創新的精神肯定可以複製,但具體的做法、細節,則須針對不同文化習慣進行修正。
第二個創新的關鍵在於品牌操作。品牌可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零售業者、零售店和商品品牌。今日的零售業者基本上已經變成品牌,製造業者的產品補足零售業者商品線的不足。
大家可以觀察到,零售與製造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因為零售業者也開始製造商品。像是Benet-ton、宜家家居(Ikea)、Zara等品牌,很難分辨究竟是零售店或是製造商。
品牌複製,看似容易,難的卻是如何在新市場重新建立品牌精神,而非只是傳遞一個名字。因此,在發展初期,製造商還是扮演重要角色,零售業者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建立品牌形象。
品牌鞏固之後,才能進入創新的第三個階段:進入新市場。這包括在既有市場開發新店型、進入新的地理區域。就像剛剛提到的,目前還沒有全球性的零售業者,還有很多的地理區域值得開發。也許未來十年內會出現全球性的零售商。
零售業的全球化經營過程中,只有核心概念與文化能夠移植到新市場。是否能在當地生根,有賴零售業者不斷的修正與適應,也要視當地消費者的接受度而定。
總的來說,西方大型零售業者在市場激烈競爭、大環境成長牛步的雙重壓力下,成為歐洲社會不斷創新的來源。為了持續成長,零售業者努力建構、鞏固品牌,也朝向全球化邁進,並掌控通路和行銷活動。這些發展與成果就目前來看都十分重要,不過從歷史的角度而言,我們仍在零售業發展新角色的初期階段。
創新來自於內部知識
而這些經驗又給亞洲什麼啟示呢?
那些為零售業創造出新角色的歐洲業者,都已跨足亞洲。他們在歐洲先成功國際化,現在邁入亞洲、尋求另一波成長。由他們的經驗發現,有效的創新來自於公司內部產生的知識,而非抄襲、複製別人的經驗。
專注掌控品牌與店型,已成為零售業成功的關鍵。因此,與來自歐洲的零售業者競爭,關鍵點就在創新,包括物流、人力資源、管理等等多方面的創新。傳統上將顧客視為交易對象的概念已經過時,在新的競爭環境中,零售業者必須與消費者建立更互動積極的關係。(王慧馨整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