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6日 星期一

企業廣角鏡》看法 想法 做法

■ 葉匡時

看法是對某些事情的意見與判斷;想法則是支持某個看法的思維邏輯;做法就是實際執行的具體步驟。
看法是主觀的,反映每個人的利益、立場與價值觀,很難有對錯好壞可言。思維推理應該根據事實與邏輯,因此可以根據理性思辯的原則來判定想法是否嚴謹周延合理,並以此判斷好壞對錯。做法涉及實際的執行方法,好壞對錯就要看實際的結果,如果達到我們所希望的結果,就是好的做法,否則就是不好的做法。用英文來說,看法是「know what」,想法是「know why」,做法是「know how」。
舉例來說,某家以代工起家的公司思考是否自創品牌時,該公司的老闆一定對自創品牌有先入為主的看法。老闆對自創品牌的看法受到他的經驗、企業定位與價值觀影響。因此,同樣做代工的類似廠商,不同的老闆對品牌的看法會有所不同。
當老闆決定要把企業從代工轉型到自創品牌時,這個決定後面應該有個嚴謹的推論程序,這就是想法。許多時候,老闆未必說得清楚這個想法,只是憑自己的直覺做決定。當老闆決定自創品牌之後,具體的做法是什麼?例如,現有人力要如何調整?徒有看法與想法,若是沒有適當的執行人選,一切都是枉然。
看法、想法與做法這三法的順序為何,並不一定。有時候,我們會先做了之後,才去想道理;有時候,我們會對某事先有定見,再去找支持這個定見的想法。
一般而言,學者專家都很有看法,也具有嚴謹周延的想法來支持看法,但是常常拿不出具體的做法。創業家通常很有創意,習慣於跳躍式思維,很有看法,也很有做法,有時卻自己也弄不清自己的想法。
在創業家主導的企業中,專業經理人通常不敢有自己的看法,老在猜想老闆的看法。確認老闆的看法之後,經理人可能比老闆更能清楚表達他的想法,當然也知道要用什麼做法來配合老闆的看法。
有看法想法而沒有做法,只是空談,不足為取;有看法做法卻沒有想法,無法建立系統,很難培養人才;有想法做法但沒有看法,是沒有承擔,企業容易陷入因循苟且的官僚文化之中。能夠把這三法都充分運用在重大決策中,企業才可能成為卓越企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