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產業競爭力》邁向工具機強國的契機


鄭京/繪圖

兩 年一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日前在世貿中心隆重揭幕。2007年台灣工具機與零組件產值分別創下歷史新高,產值與出口分別排名全球第六與第四。日本生產財 月刊推估,2008年台灣產值將超越瑞士與中國,因此,雖然生產與輸出雙雙衰退,台灣極可能首次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生產國及輸出國。

工具機是公認最重要的生產財,具有提前反映景氣的特質。財務槓桿不僅是形成此次全球風暴的原點,也反映在台灣部分工具機業者的受創程度。

台灣工具機與零組件產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殘酷考驗,估計2009年產值將僅有2007年高峰的五成。然而,危機就是轉機,深不可測的低迷需求,可能成為台灣邁向工具機強國的契機。

管理典範變革

工具機產業是極少數沒有依賴國外技術,結合台灣產業特質,發展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產業。近十年來,台灣面臨產業全球化與大陸產業壯大的衝擊,工具機產業卻能產銷雙雙締造新高,繳出極其亮麗的成績單。

然而,三年來,根據國際工具機產業合作研究與國內田野調查,我們提出工具機面臨的四大課題,呼籲業者積極進行管理典範變革。

工具機產業面臨的第一個課題是「產品升級緩慢」。以日本市場為例,台灣在1990年前後曾是僅次於德國、瑞士與美國的第四大進口國,2005年已被中國、韓國與泰國趕上,淪落到第七。

開發與製造過程不確實,是第二個課題。台灣工具機產品升級的關鍵,不在於政府各項科技專案投入的單項技術升級,而在於開發與製造過程所呈現的系統性不確實。大部分組裝廠主導開發與製造能力不足,活用協力廠能力受限;這項能力會影響製程的確實性。

生產流程重工與浪費充斥,是第三大課題。近年受到豐田生產模式影響,工具機產業開始注意批量生產的浪費問題,認為是形成大量庫存、嚴重缺料的結構性原因。

舉例而言,台灣的組裝廠與機械加工廠之間,通常會累積一定的量才下單,或者累積一定接單量才進行加工。這正是大量庫存、嚴重缺料的形成原因。需求三件,等 到十件才加工,為追求效率一次卻加工20件。在這個過程中,組裝廠面臨一定時間與數量的「待料型缺料」;加工完成後,則在加工廠形成可觀的「待單型庫 存」。

受到此番金融風暴影響,去年9月以來,工具機產業訂單急速萎縮。不同企業打破批量生產的變革程度,反映業者這段時間的調適能力。部分企業甚至因為零組件庫存偏高,又無法轉用於既有訂單,被迫以對協力廠延票方式周轉現金,凸顯批量生產的嚴重後遺症。

最後是,工具機產業群聚孕育的零組件模組優勢有如刀之兩刃。工具機零組件,特別是滾珠螺桿、主軸、刀庫、刀塔、分度盤、冷卻系統、配電盤、伸縮護蓋、鐵屑輸送機等九大模組,與台灣工具整機廠共同成長的同時,也成為日本產品降低成本、中國產品追趕台灣的幕後功臣。台灣工具機產業因此陷入困境,有待透過製造體系變革來突破。

學習豐田模式

上述四項呼籲獲得相當重視,業者紛紛採取行動, 包括從專業模組廠到整機廠,進軍日本有所斬獲;與全球同步,開始重視學習豐田模式;部分領導廠商籌組工具機M-Team,帶動供應鏈體系變革。

在這過程,我們觀察到台灣工具機企業,不論是整機廠或零組件廠,能力提升顯然跟不上規模成長;特別是管理幹部的能力提升不足,而且大都用於日常瑣務而非價值創造。

大多數企業在長期接單累積的龐大出貨壓力下,面對變革顯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這個角度觀察,目前市場需求急凍,正是工具機產業連續忙碌十年之後,重新積蓄能量,讓台灣真正邁向工具機強國的契機。

工具機產業連續十年景氣創造的機會財,多少讓部分企業失去危機意識,忽略基本功與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自主改善組織

事實上,1980年代前半美國工具機產業沒落、1990年代後期台灣工具機龍頭企業楊鐵的凋零,都是財務槓桿的犧牲品。期待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工具機業者,在沉著度過風暴洗禮的同時,能夠帶動重視本業的新風氣,特別是產業升級不可或缺的技術與管理能力。

我最近陸續透過演講呼籲工具機業界,盡可能讓員工「多上班、少休無薪假」,並由總經理帶頭進行系列的改善活動。

例如,鼓勵各級幹部將員工納入改善活動編組,形成自主形態的改善組織體系;引進豐田生產體系(TPS),堅持100%良品、只生產後製程需要數量;達成當日生產目標,即針對選定問題進行改善活動,並依需要邀請協力廠或客戶參與;定期舉行成果發表會,透過相互學習活絡組織。

景氣低迷時期,正是積蓄能量迎接景氣回升的寶貴機會。無法獲利提供分紅,卓越的經營者應該思考如何讓員工達成共識:用自己的活力實踐創新與改善,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更是給自己最好的回饋。

(作者是東海大學教授、大阪市立大學客座教授)

【2009/03/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