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人才培育》智慧資本 企業的終極實力

一位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的IBM員工寫信給同學表示:「我目前沒工作。在IBM工作七年之後,覺得滿累的,需要休息一下,思考未來。」

另有一位IBM主管則表示,「現在大象會跳舞了,不過跳得很辛苦!」

台灣IBM公司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楊聯財坦言,「全球資訊科技服務最需要的是人!」這正是付出龐大心力、追求全球資訊服務事業發展的IBM的深刻體認。

近十年,IBM軟化、再軟化,不斷加入服務業的精神及運作元素,全球事業體系進入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變革階段,IBM人稱之為「勵精圖治的十年」。

新服務思維的人才養成

資訊服務事業逐漸成為主力事業,IBM也因重啟獲利泉源而揚眉吐氣。陪著IBM浴火重生的是人,樹立IBM成功典範的也是人,IBM如何將舊事業體的人才資產培育、轉化及累積成為新事業體的智慧資本?

楊聯財指出,全球企業的人才投資原本就十分可觀,培育新業務模式的人才,需要更多的資金及心力的挹注。IBM推動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需要顧問師、架構師、系統師、專案經理等不同的專業人才,每一種人才都需要以新的服務思維來重新培育,工程之浩大及投資之龐大,可想而知。

IBM的人才培育規劃,是將目標放在「基礎能力、專業能力、領導能力、熱忱與品德」等能力或特質的整合建立上。

第一階段培育專業人才的「基礎能力」,作為專業人才建立整合能力的平台。此基礎能力主要是建構IBM價值的重要觀念,包括:客戶為尊、工作熱忱、適應能力、自我驅策、創意解題、值得信賴、團隊協力、溝通能力、勇於負責等。

第二階段培育專業人才的「一般商業及特屬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更進階的則是培育領導能力。

另一方面,IBM認為「人才 =(能力+ 熱忱)x 品德」,因此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的品德與團隊精神培訓。

在人才培育的機制上,IBM建立四大強力機制,包括結合績效計畫與人才培育計畫,以建立高績效文化,追求國內外專業認證,建立核心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接班人制度,各有一套系統而科學的機制性內涵。

培育訓練 以學習者為中心

在具體作法上,IBM採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育訓練,以及「四層級混合」的學習模式,並結合個人化學習和組織整體的知識管理,同時投資建立基礎學院、管理學院、專業學院、e學院、社會學院等常態學習機構,可算是目前全球企業中內部教育體系最龐大、完備的企業。

楊聯財強調,其實IBM人才培育系統最值得注意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觀念。他指出,不論哪個企業,員工學習的最終目的都在「即時執行任務」,而根據調查約有70%的員工學習來自非正式的學習;因此,企業應提供普及化的學習環境,由員工依需要學習必要的知識。

「四層級混合」的學習模式,是IBM創新的學習方法,即混合運用上課或研討會的學習、與同儕協同學習、與系統互動學習、自習課程四種層級的學習模式。以服務部為例,就有超過3,000種的課程,主管及銷售員培育網站也有相當多的課程,可供上網學習。

楊聯財指出,IBM結合本身的先進資訊科技與創新的教育方法,從各種途徑打造出一套「可拼圖式的學習模式」,讓全球員工及主管都可依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快速取得知識與技能,這就是IBM自豪的「隨需應變學習環境」。

員工智本 納入企業資料庫

黏貼員工個人的「可拼圖式的學習模式」,或完備組織整體的「隨需應變學習環境」,背後的關鍵因素都在「知識管理的基礎建設」。楊聯財表示,單是全球教育訓 練所需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就所費不貲,長期以來IBM最龐大的投資,一直在人才培育機制的基礎建設上。這些投資使IBM的知識管理基礎建設具備極高的效 率,全球IBM人都可經由知識管理平台,同步搜尋智慧資本、執行協同作業、找尋專家、從事線上學習,甚至參加社群。

至於讓員工貢獻真材實學,納入企業教育訓練的知識庫,IBM也有一套作法。

楊聯財說:「我們把績效競賽放到知識管理機制內,如果你建構的專業知識或最佳實務獲得國內外認證,或在IBM教育訓練體系內常被引用,這在升等上都是很有力的條件。」但他不諱言,「IBM的環境夠複雜,個人很難survive,」也因此幾乎不用外在的鼓勵。

「若能建立一個環境讓大家一起學習比較具有成效,員工自然會踴躍投入!」楊聯財強調。

IBM將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簡稱為「智本」(IC),這個新時代中重要性超越「資本」的關鍵成功因素,被戲稱為另類IC。IBM已成功的改造IC,也正快速的累積IC!

【2008/02/1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