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9日 星期三

管理智慧》抱怨是失敗痛苦的起點

■ 詹俊裕(新光產險總經理)
中國俗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心理學也說:「別人如何對待你,是你自己造成的。」這讓我想起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父親帶著念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去郊遊,到達山谷時,兒子心血來潮對著山谷喊道:「有人在嗎?」山谷回應:「有人在嗎?」
孩子又喊:「你出來,不出來的是王八蛋!」山谷做同樣的回應,孩子氣急敗壞的說:「你才是臭雞蛋。」…
父親看到兒子與山谷吵起來,就藉機對兒子說:「山谷只是你聲音的回應,你不必生氣,如果你對山谷說好話,山谷也會回應你好話,人與人相處也應該以善為出發點,回到你身上的才會有好結果。」
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起來似乎有些殘酷,但是事出必有因、其來必有自,可憐之人是否也應該檢討自己為何可憐?到底做了哪些事?
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曾提到他以前搭計程車喜歡挑比較舊的車,多少有同情、幫助的心態,但也惹得自己一肚子氣,後來他逐漸改變觀念,改搭乾淨的新計程車,因為車主願意投資生財器具,又用心清洗車子,讓客戶滿意又舒服,因此他說:「人不能靠同情獲取別人施捨的利益,而應自立自強盡自己本分去得到應得的利益。」
因此,抱怨可說是痛苦、失敗的起點,因為抱怨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不想檢討自己的缺失,不想尋求改善之道。
更何況抱怨時必然批評、指責、謾罵不斷,別人必然也不會回應好話,造成人際關係不和諧,自陷痛苦深淵。人際關係不好,自己又不尋求改進,只是一味指責別人,推卸責任,那必然會走向失敗。
要避免失敗與痛苦,不妨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只要出發點是「善」,縱使別人一時誤解、無法感受,但日久見人心,「善」果終將回到你身上。
聽到別人抱怨時,不妨靜下心好好檢討自己,檢討改進之道。
【2005/11/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