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8日 星期五

管理相對論》美學經濟?經濟美學!

■ 王鳳生
產業發展如同產品生命周期,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與演化趨勢。從歷史軌跡來看,無論企業是採大量生產、產品差異或便利服務的策略,在不同的年代,均曾被消費者青睞。
不過,在成本領導策略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過度重視產品的成本與價格、功能和效率,往往忽略美學的概念,生產的只是冰冷的產品,並未賦予產品熱烈的情感與生命。如今,在消費者求新、求變、求好、求美的趨勢下,成本領導策略已不若過往般具有競爭優勢,產品具有美學價值已成致勝關鍵。
以畫作為例,除了被認定的藝術價值外,隨時間的焠煉,更有市場的經濟價值。梵谷「窮」其一生挑戰傳統美學,從事純粹的藝術創作,開創野獸派先河,作品中的三顏色充滿如火的生命熾熱,令人感動不已。即使梵谷一生未曾考慮畫作的經濟價值,在他焚畫後留世的畫作卻價值不菲。
畢卡索與達利從事繪畫、雕塑等多樣化的藝術創作,成名之後,了解美學創作的經濟價值,畢生積極從事創作,累積相當財富。現代藝術家,深知美學創作的市場經濟價值,國內畫家吳炫三更曾在公開場合,銷毀不成熟的作品,一方面宣示畫家對美學的追求,隨著時間與繪畫技巧的成熟,有著不同的體悟,另一方面也凸顯藝術品的「美」,在經濟學的「供需原理」運行下,具有高度的市場經濟價值。
知名服裝設計師Matthew Williamson擁有獨特的設計風格,深受渴望追求創新、知名度的女性消費者欣賞,透過服裝設計的「美」,讓產品在服飾市場流通與交易。蘋果電腦也從美學的角度出發,iMac把個人電腦變成曲線優美、半透明的視覺糖果,大受好評;數位播放器iPod,更透過炫麗的美學創作,擄獲眾多消費者的心,創造產品的經濟價值,也寫下三年狂銷1,000萬台的傳奇。要在眾多的競爭商品中脫穎而出,結合感官與美學,是一項重要的武器。
過度注重成本與效率,曾導致德州儀器一蹶不振,讓英特爾、摩托羅拉趁機崛起。國內眾多代工業者已面臨「代工成本」與「美學價值」的抉擇。能夠激發消費者內心追求美麗的渴望,才能掌握消費的主流趨勢,滿足消費者的情感與體驗訴求,穩固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在困境中勝出。
國內已有知名企業體認到這種發展趨勢,透過內部教育訓練規劃,讓技術導向的工程師接受美學的薰陶,以期在設計、製造過程融入美學,賦予經濟商品美學生命。
美學追求藝術的真善美,從市場的角度衡量,「美」的藝術作品具有經濟價值,存在「美學經濟」的效果。消費者可以透過購買「入門票」,欣賞藝術創作品與模特兒身上的流行服飾;可以經由競標的程序,購買具有經濟價值的藝術品,加以典藏。
在追求個性的消費時代,企業必須體認「經濟美學」的重要性,產品創作的意識兼容理性與感性,在商品中加入美學的概念與人性的感受,以吸引消費者的青睞,提高消費層次,增進商品價值。
實用的產品加上美學的概念,就變成有價值的商品;美學與經濟的融合,既滿足消費者的內心需求,也提升了企業經營的經濟目標。美的分享與價值的分配,該由誰獲得?視市場機制運行與遊戲規則而定。
(作者是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中華亞太經濟與管理學會理事長)
【2005/04/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