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5日 星期二

中國砂輪 研發創新 成長之籲

■ 林心正(中國砂輪總經理)‧林貞美整理
研發創新不是高科技產業專利,部分蟄伏多年的傳產企業,早已透過研發創新再造事業第二春,中國砂輪就是一個例子,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成功轉型生產光電及IC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工具,但這一路走來的研發創新及業務轉型歷程,曾面臨重重挑戰。
成立50年來,中國砂輪持續專注在傳統砂輪產品,近年因進軍高科技巿場,而展現經營佳績,但在五年前,我們曾陷入長達七、八年的低潮期,營收徘徊在10億元關卡,無法一舉突破。面對這種「不進則退」的困局,如果不繼續投資研發,等於等死。
知己知彼 重新出發
當時,中國砂輪先瞭解自己及所擁有的資源;接著擬定目標:研發的目的是為了鞏固或開發巿場,因此,我們深入分析既有巿場及新興市場。然後充分瞭解其他同業與客戶的動向,以達到知己知彼的目標。
我們分析發現,由於客戶外移,導致台灣的低階砂輪產品市場消失,即使想轉攻外銷巿場,也因產品差異性不大,難以與中國大陸的低價產品競爭。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強研發,增加開發新產品,由基本的研磨、切削工具,升級到高科技的工業鑽石。
中國砂輪雖然在高科技產業嶄露頭角,但我們的原型還在,傳統砂輪的業務量仍維持穩定而微幅成長,而且愈來愈穩健;另一方面,來自高科技客戶的業務量,在四年內從無到有,目前已占總營收四成,在高科技產品改朝換代的快速進展之下,客戶範疇更擴及電子、光電及通訊產業,台積電就是我們的最大客戶。
善用基礎 強化優勢
中國砂輪多年來累積深厚的Know-How與現場經驗,我們一直沒放棄傳統業務,而是透過新巿場的開發與新業務的拓展,達成技術升級與多角化經營的目的。從中國砂輪的經驗可以得知,台灣高科技製造業其實是一塊現成的大好巿場,更是世界級的產業環境,任何新技術或新產品問世,馬上就可以找到巿場與客戶,因此,台灣企業應該重視本地巿場,從中發掘商機。
我們第一階段的計畫是先從「進口替代」著手,政府力推的「兩兆雙星」產業,生產線所耗用的工具及刀具仍是進口貨的天下,中國砂輪將以就近研發與貼近客戶的優勢,以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品質與規格來取代進口產品,同時協助客戶降低成本。第二階段才是進軍海外,利用與台灣高科技客戶的合作經驗及業務實績,可望縮短進攻海外的學習時間。
不可否認的,研發創新是個大題目,應該如何著手,才能確實達成目標,我的建議是,以設備、人力與巿場等既有的基礎為前提,進行持續的研發投資,藉此鞏固既有巿場,並伺機開拓新興巿場。企業主必須盡可能參與研發過程,方能適才適用地運用公司的資源,同時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隨時審視本身擁有的資源、巿場的潛力與機會,以及巿場變化的方向。
【2005/04/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