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2日 星期六

留住女性員工 雇主新課題

■ 劉煥彥
今年有關女性退出職場的話題,可說是沸沸揚揚。大家都讀過雜誌上的尖銳報導,或螢光幕上應邀的來賓侃侃而談,對於女性重返家庭抱持正反不同意見。連在英美大紅特紅的電視影集「抓狂主婦」(Desperate Housewives)受觀眾青睞,都可歸因於許多精明幹練的女性,只能安於家庭生活的事實。
社會熱烈辯論這個話題,並未帶來多少新觀點,主因是缺乏統計數據。似乎沒有人能回答下列問題:有多少工作能力強的女性選擇退出職場?她們退出職場的時間有幾年?有多少想要再回到工作崗位?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了。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2月底刊登Hidden Brain Drain專案小組所做的研究,讓外界比以往更能完整勾勒出女性生涯道路。
研究顯示,37%工作能力強的女性選擇退出職場若干時間,21%選擇彈性工時或工時較短的工作。這些在工作上發光發熱的女性,幾乎有60%表示自己的職場生涯曾經中斷過。此外,離開職場的女性中,絕大多數(93%)想回來工作,但只有70%的人能夠如願。
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離開職場的時間出奇短暫,平均只有2.2年,不過即使這種短暫的生涯停滯,對財務的衝擊依然很大。平均來說,暫時離開工作的女性會少掉18%的薪資水準,而若離開的時間超過三年,薪資水準的落後程度會多達37%。
這些研究都顯示,女性人才被僵化的生涯發展道路拒於門外時感到非常氣餒。這項調查是在美國進行,但與英國已知的情況相符。英國就業機會平等委員會2月間公布一份名為「Part-time is no crime - so why the penalty」的報告,其中詳述英國女性離開職場或減少工作時間所出的代價。
這些新出爐的研究道出女性心中的痛處,但為何雇主要注意呢?由於人才爭奪戰已迫在眼前,各家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留住工作能力強的女性員工。
看看以下這些事實:在經歷兩年未見就業率成長的經濟復甦後,大西洋兩岸的就業市場又開始緊縮;197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數較少,但即將進入其工作年齡的「黃金時期」,而35到45歲這個年齡層的工作人力則正在減少;另外生產力提升程度也逐漸變小。
不僅如此,女性就業率也在降低(由於雇主未能對女性有時中斷的生涯類型適時調整,育有小孩已婚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在英美兩國都呈現下滑),這下雇主就會面臨問題了。
新研究反映出一個事實,就是對工作生涯的執著。大部分退出職場的女性巴不得回來上班,並且大談工作對個人的意義,以及成為個人認同的核心。若有機會,女性同胞一定會緊緊抓住工作不放的。(綜合外電)
【2005/03/1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