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日月光柔性合併 放異彩【2004/11/13 經濟日報】

■ 黃昭勇

2003年,日本半導體整合元件(IDM)廠重建秩序的末期,日月光全球行銷與策略副總吳田玉,以及專責日月光投資策略規畫的日月光監察人何弘,率領幾位市場與行銷專才,在日本蟄伏,歷經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地買下恩益禧(NEC)山形縣封測廠,也取得發展日本市場最具戰略據點的優勢地位。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2003年的第四季,日月光一償夙願,終於擊敗美商艾克爾(Amkor),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封測代工廠,日月光高雄廠更成功躋身「100M俱樂部」,單月營收超過1億美元。
回顧日月光集團發展的20年來,從一個由房地產起家的傳統產業,轉型成為高科技的封裝產業,從本土企業轉型為跨國企業,日月光見證了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
房地產起家 跨足高科技
提到日月光,一般民眾浮現腦海的便是半導體業務,但整個集團是從房地產起家,而後跨足高科技。據了解,這完全是肇因於董事長張虔生小時後寫的一篇作文。
張虔生的父親是溫洲人,出身上海望族,自幼家境富裕,以經營船務公司為主,大陸淪陷後,一家人逃到台灣,但因大部分親人仍留在大陸,張伯伯難以面對如此打擊,變得無心工作。有一天,正在讀小學的張虔生,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父親」,文中天真地寫著:「父親是無業遊民,整天在家玩耍。」
張伯伯和張媽媽一看,大為驚訝,擔心長久下來,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於是力圖振作,轉往從事房地產事業,自此一帆風順,不但開啟了張家的新興事業版圖,也為日月光集團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尤其是早年張媽親管的宏璟建設,在日月光建廠的過程中發揮相當大的作用,不僅讓日月光的廠房興建速度優於同業,也讓日月光具備自己設計廠房、提升效率的優勢。
張家的建築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畢業的張虔生,眼光看得很遠,認為高科技產業才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於是,在他的建議下,家族決定降低房地產投資的比重,而轉向才剛萌芽的電子業。
1984年日月光在高雄楠梓成立,當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多是外商在經營,高雄微電子(Microchip)、飛利浦與北部的德州儀器,可以說是台灣封測產業的始祖,日月光與華泰也是台灣最早的封測廠商,選擇在高雄作為起點,自然有接近台灣封測專業人才的用意。
董座張虔生 人稱併購王
現今,日月光高雄廠區一共規劃十座封測廠、二座晶圓凸塊廠,幾乎楠梓加工區每三人就有一位是日月光員工,由日月光台灣區總經理秦克儉、先進技術副總唐和明與研發總經理李俊哲等掌握技術發展與生產。
因應廠區內散布各地的廠房,經常可見到李俊哲騎著腳踏車,貫穿到各個廠房,一方面運動健身,另方面透過實地廠區的訪查,更了解研發與生產的狀況。
日月光的快速發展,除了自己投資建廠,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併購,張虔生在封測業界是出了名的「併購大王」。在他領導下,日月光在1999年從美國經台灣到韓國,以200多億元先後買下美國最大的獨立IC測試公司ISE七成股權,以及國內EMS領導廠商環隆電氣25%股權、美商摩托羅拉中壢與韓國兩個封測廠,還有就是NEC的山形縣封測廠。
1980年代,日月光經營得很辛苦,當時,摩托羅拉曾提出併購日月光的想法,但被張虔生拒絕,反而令他更堅定信念,朝著既定目標邁進。
沒想到,1999年,日月光反過來併購摩托羅拉的這兩個工廠,業界人士笑說:「這是風水輪流轉。」張虔生卻說,這樣的形容過於嚴厲,應視為業界的一種轉變,就好比一般男追女或女追男的故事,摩托羅拉先追求日月光,因時機不對不能結合,日子久了,雙方再度相逢,共同走向一條命運之路,終究建立了真正的親密關係。
放眼全世界 人才國際化
這就是日月光的合併哲學,希望與日月光合作的廠商都是情投意合,當然也包括去年日月光與華通合資的封裝基板廠。日月光不僅是透過合併擴大產能、接收訂單,更透過併購吸收被併購廠商的專業人才,為自己的國際人才庫擴大力量。
科技化、國際化、全球化,日月光過去20年來,透過國際借將,成功地在台灣、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建立生產基地,張虔生認為,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日月光建立起全球的人才養成所,以日月光目前約4萬名員工,其中海外員工大約一半,而且不是集中在大陸一地,可以看出日月光國際化的廣泛觸角。
未來的五年,張虔生的目標是要發展日月光成為一個全球10萬人的大集團,若以目前日月光單位員工貢獻度約250萬元計算,日月光年營收將超過2,500億元。
張虔生估計,屆時來自大陸的員工需要3萬人,也因此,日月光延攬劉曉明出任大陸總經理,最主要就是要借重劉曉明過去在IBM的外商公司經驗,可以幫助日月光在大陸快速建立制度,將生產與人才培育帶上軌道。
未來五年,日月光要如何在20週年的基礎上持續前進,大幅甩開與艾克爾等競爭對手的差距?張虔生認為,日月光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專業封測代工同業,而是IDM廠的內部封測後段,唯有讓IDM廠信任日月光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更穩定,整體專業封測代工市場才會持續大放異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