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 星期日

台大專區》追求企業經營成熟度【2004/11/07 經濟日報】

■ 曹承礎

近年來軟體公司竄起,造就了印度資訊產業的成功,並進而提升國家整體生產力,在全球軟體外包市場, 印度軟體業已占有一席之地。 最近中國大陸也跟進,以螞蟻雄兵低人力成本戰術,搶攻這塊市場。軟體業在印度能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推力是CMMI標準的普及化及成功導入,中國大陸軟體業如今也緊追其後追求CMMI的導入。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式)是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軟體工程學院 SEI)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成果,試圖於軟體產業建立一套工程制度,以評估及改善軟體公司的軟體發展過程及能力。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是SEI繼CMM成功發展後的新修訂版本,目的在發展一個共通性的整合架構,以提供系統工程及軟體工程整合不同專業領域的指導原則,對軟體生產力與品質的提升亦有顯著實質效益。
CMMI導入,對企業經營有幾點可供參考的特質與啟發:
國際化
CMMI已漸成為國際間軟體系統與資訊服務委外交易所採用的國際標準,尤其軟體開發的需求規格,往往不易清楚詳盡界定,再加上跨國跨語言等溝通障礙,買賣雙方必須有一標準鑑定平台,CMMI於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軟體業要國際化,一定要使用國際標準語言、規格、平台,才能與國際接軌。
全面性的專案式管理
每一件軟體系統的開發,可視為一個專案。專案管理可說是CMMI的基礎,並非局 限於系統開發,而是涵蓋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專案管理是現代組織經營管理的重要方法,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管理人、事 (任務)、物 (最後產出)、時間、資源 (預算)、品質及風險等專案的重要元件。
企業須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事 (人力資源分派)、每件事都要預估所需工時及工期,量化分析其投資報酬價值。此外,諸如最後的產出 (deliverable)定義、品質監控、風險評估以及協同整合等課題,既是軟體專案管理的主要範疇,也是多數企業各項事務同樣要管理的內涵, 特別是知識導向企業,這些正好都屬於一般專案管理的範疇。
最近筆者調查150位台大EMBA學生,發現多數企業已開始重視並採納專案管理的各項方法, 但只侷限於一些個案,全面性的思維及導入極少。此外,專案管理相關工具的採用也不普遍。放眼於知識掛帥、知識經濟的時代,專案式的管理原則、方法與工具的互相搭配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實務上,專案管理的導入尚未普及,此方面的教育推廣有待加強。
績效、風險、知識管理
經營管理以達成組織各目標為基礎,明顯地,組織不僅以財務利益為唯一衡量,企業績效考核已重視平衡計分卡的四個象限精神。 專案管理也必須與組織目標一致,以避免只著重於個別專案的績優表現,而犧牲整體組織的平衡效益。
每一個企業對人事物聚焦點不一定相同,專案管理不應一成不變的運用, 必須與企業的關鍵性流程緊密結合,才能發揮最大功效。例如,知識工作者密集的軟體業,每個人員在每個專案的投入工時與完工進度,是考核績效的關鍵要素,反之,IC設計公司,由於產品壽命周期短,追蹤每個產品的進度,比管控每個人員的生產力更重要。
企業要能有效預測及控管風險,須有過往經驗濃縮的風險資料庫,及快速搜尋平台,這時知識管理的需求開始浮現。迅速且正確分派對的人到對的事情上,並立即取得執行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讓他能快速作好專案進行前的準備工作。企業在專案進行過程中,即自動作好專案知識及經驗管理,必能協助專案管理達到更大功效。
CMMI精神──成熟度導向
成熟需經過成長階段,CMMI所定義的成熟度有五個級別,每一個級別有其追求目標。從CMM延伸至CMMI意味著能力成熟度不只在於軟體發展能力本身,而是整個企業的方向與能力的提升,是全面性、全方位的思考,經由不斷成長而邁向成熟。
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其目標及方向,組織是不斷由成長邁向成熟,CMMI的啟示在於組織的成長具有方向性,從混沌到按部就班逐漸變成一個有競爭力、創新性、最佳化的組織。缺乏方向的成長,就好比癌細胞,最後將會吞噬整個個體(組織),有方向性的成長才會臻至成熟。
(作者是台大EMBA執行長暨資管系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