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管理教室》特別 就是商機

【經濟日報╱蔡敦浩】
80年度中期,袖珍藝術品曾經是台灣外銷加工產業的一部分,然而現在大多被中國及東南亞等人工費用低廉的地區所取代,在1994年台北成立了袖珍博物館後,國內的收藏風氣漸盛。以袖珍藝術為執業主軸的創業者如雨後春筍般加入市場,內容則多以代工或教學為主。
獨特少有 領導潮流
選擇在南部創業的彩祿景旺,以發展品牌姿態現身。而身兼設計師與經營者的周瑛祿,棄守袖珍藝術1:12的普遍比例,調整為1:10的特殊規格,搭配鮮少人青睞的麵攤、魚舖、青菜擔子等在地攤販題材,作為走闖市場與迎戰競爭者的武林密技,看重的是「獨特、少有」的商機,先把握住小眾市場的消費族群,進而領導潮流。
彩祿景旺採取的是突破性的經營策略,經營者藉由袖珍藝術的表現形式,將麵攤、魚舖、青菜擔子等一些即將消失或己經消失的本土文化資產和集體記憶,以具體而微且不著痕跡的方式保留下來,提供了對下一代的教育意義,也做為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另一種管道與宣傳模式。
低價行銷 吸引客群
行銷上,彩祿景旺以低廉的價格,降低藝術收藏的門檻,跳脫純藝術範疇,將袖珍藝術品與其他素材結合,推出賦予功能與實用性,搭配季節的限量主題商品,以提升重覆回客率與銷售數字。
在經營方面,以精緻為主的店面首重商品多樣性,因此,產品寄賣與異業結盟成為潮流。2007年,彩祿景旺增加手工香皂、配件的陳設櫃,引進日本當季的服飾與小物。彩祿景旺以限量掌握品質,營造更明確的稀有價值。
很多消費商品可能有需要,但不一定會購買;因此,主動出擊已成趨勢。很多新興的創業者選擇到夜市直接面對消費者,鎖定年輕、願意嘗試新東西的學生朋友們,借助他們的強大號召力,希望能掌握消費者的反應,瞭解他們的需要,雖然在這裡賣東西,每筆交易數量少,只是蠅頭小利,無形中卻多了品牌行銷管道和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客服系統。
網路曝光 創造雙贏
打出自創品牌是許多設計師心裡的夢,但並不容易。從彩祿景旺的操作之中,可以發現網路最大的功用,在於原本分散的小眾,透過網路聚在一起。對老闆來說,網路幫他們找來識貨的客人;對消費者來說,網路幫他們帶路找到服務好又可靠的店家,無疑是「雙贏」之道。
隨著商品定位與曝光度大增,更突顯行銷服務的重要性,在瞭解公司的文化、品牌的定位後,在面對消費者時,銷售人員必須率先把自己推銷出去,如何在銷售服務和產品時,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工作人員的特質與魅力、微笑、熱情,都是能否在最初的幾秒鐘就贏得客戶心的關鍵。
只要讓顧客感受獨到思維,成功破解墨守成規的緊箍咒,小玩意兒也會有大商機。
(作者是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2007/12/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