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6日 星期六

有料執行長 還真難找

■ 湯淑君
最近美國重量級企業的高層人事地震頻繁,使得審查、遴選執行長候選人的任務更加艱鉅。
即使以內升方式產生新執行長,也不表示接班過程順利無阻。迪士尼公司周末宣布,由總裁艾格(Robert Iger)升任執行長,雖結束五個月來的尋尋覓覓,卻也造成董事與不滿的股東劍拔弩張。前任迪士尼董事羅伊悆迪士尼與高德(Stanley Gold)指控董事會物色人選根本是「虛幌一招」,最後選定的艾格是現任執行長艾斯納的欽定人選,程序上明顯遭到操控。
華爾街日報指出,新科執行長還沒上任就遭痛批,實屬罕見,但也凸顯出董事會選拔新領導人可能冒的風險。近來波音公司、惠普公司、默克藥廠(Merck)、美國聯邦貸款金融公司(Fannie Mae)等知名大企業,都面對同樣的難題。大型上市公司執行長一下台或遭革職,董事會就手忙腳亂急著搜尋繼任者。
董事會必須考量的候選資格標準也愈來愈多。波音執行長史東塞佛(Harry Stoneci-pher)因為與女主管鬧緋聞,令公司難堪,違反他參與擬訂的公司行為準則,以致遭撤換。此事件也帶給董事更大的壓力,日後除了看專業表現外,也得嚴加檢視候選人私底下的行為檢不檢點。
換句話說,除了沒有詐欺前科、作假帳或其他不誠實的商業行為外,也要確定候選人的個人行為是不是不配擔任領導人。這些不良行為包括:酗酒、逃漏稅,或曾對同事或部屬性騷擾。
華盛頓獵人頭公司Savoy Partners總經理布魯諾說:「就物色主管而言,我們或許已進入後史東塞佛時代。」這不表示董事會得著手調查候選人的約會史,否則,「若有過婚外情的主管都一一剔除,候選人很快就所剩無幾了」。
董事會必須做的,是更重視候選人的人品操守,他們必須能分辨美德與誠信的差別。紐約郵購業者哥倫比亞屋(Columbia House)的執行長富蘭德斯說:「許多執行長愛罵三字經,也許惹人厭惡,但那屬於道德判斷,非常主觀。相形之下,誠信是說實話,若你欺騙董事會、祕書、員工或商業夥伴,就該被三振出局。」
除了品性之外,董事會也必須挑選有實際經營能力的領導人。若選出不了解企業文化、策略、產品及公司最大挑戰的人,或此人得不到部屬的信任,都會引來投資人的噓聲。
從電子資料系統公司(EDS)的布朗(Richard Brown)到惠普公司的菲奧莉納(Carly Fiorina),許多執行長都是長期物色而得,上任後大舉裁員並撤換資深經理人,到頭來自己也遭罷黜,癥結都在於達不到獲利成長。(取材自道瓊社)
【2005/03/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