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好書導讀/台灣財政問題 有多嚴重

【經濟日報╱朱敬一、林全】

在國際信評機構不斷警告台灣財政的情況下,終於,政府有了些反應,但究其內容,卻更令人失望。

2009年9月財政部公布健全財政的解決方案,我們只能用「牛皮」兩個字來形容。

財政部說,他們將來要「積極開拓財源、減少不經濟支出」;這是否表示過去同一批人主持的政府充斥著「不經濟」支出,而且未努力開闢財源?

過去一年多的財長,不就是同一個人嗎?以今日之我批判昨日之我、明日之是否定昨日之非,這不是「牛皮」是什麼?

財政部認為做好財產效益管理就可以增加八、九千億稅收,這幾乎像是2000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時宣稱:「消除國民黨貪汙」就能省下數千億支出一樣,皆屬畫餅充飢的夢幻之作。

最精采的論述是:財政部要在2013年調升營業稅。把增稅的期程拖到下一次總統大選之後一年。

依據以往八任財政部長的任期來推估,財長平均任期大約一年出頭。主事者宣布在自己鐵定卸任的四年之後增稅,把責任推給未來子孫與未來部長,這樣的「方案」,是不是令人嘆為觀止?

國家之所以要在公債法訂定舉債上限,就是要避免現在的官員把債務責任拖到下一代,要「今日事,今日畢」。政府談增稅雖然有政治風險,卻也是對後世子孫負責任的表現。

當財政部面對這麼嚴重的赤字壓力,為什麼卻見不到這種承擔與責任?

當然,2009年9月的財政部記者會也留了個尾巴,說外界如果要求提前實施增稅,「財政部也不反對」;這又是一項創新的論述。

無論如何,財政部的意思是,任內既不想增稅,也不管赤字;如果外界拚命要求,那麼增稅的責任不在政府,而在於那些要求提前的人。

我們做個總結:台灣的財政赤字有多嚴重?2009年中央政府負債餘額至少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38%,而上限是40%。我們的GDP大約每年 12.5兆元,所以GDP一個百分點就是1,250億元。2009年八八水患救災,政府預算就是1,000多億。換句話說,如果再來一、兩次天然災害,台灣的預算就一定破表。

預算破表有什麼後果呢?其結果就是擠壓到別的公共建設支出;或則公教人員得減薪、或則橋梁道路維修經費得縮減、或則社福支出得減碼,或則國防軍備無法添購。

「亂花錢就會錢不夠,錢不夠就得省吃減用」,這個道理適用於家庭,也適用於政府。經濟學的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任何平民百姓一聽就懂,但所有裝笨的政客卻怎麼講都聽不懂。

(五之二,本文摘自《經濟學的新視野》,聯經出版。www.linkingbooks.com.tw)

【2010/03/2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