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快樂競爭力/有狗難馴

【經濟日報╱盧希鵬】

因為出國,我把領養的流浪狗小乖,暫時寄放在一位台大教授的家中。我說小乖很乖,從不咬人,結果第一天好像就咬了人家一口。我也說小乖在我家中不會抓沙發,結果第一天也把朋友家心愛的真皮沙發,抓了一道痕,讓我愧疚不已。

半年後,我將小乖放在一位好友家,他家有院子,也養了一條狗,心想多一條狗對他所增加的麻煩應該比較少,我的朋友爽快地答應。結果,我錯了。因為兩隻狗在一起會爭地盤與食物,結果我的狗把朋友的狗給咬傷了,因為他家的狗比較老。

我為何不能控制我的狗。後來看了David Frankel所導演的電影「馬莉與我」 ( Marley & Me),很感動,也笑個不停,覺得養狗就是這回事,有辛苦,也有快樂。

我可以控制我的電子寵物,但是我無法控制我家的狗,如果是兩隻狗,行徑更是難以控制。電子寵物是依照設計者的邏輯在行動,而我家的狗卻是有心智的,並易受環境些微變化的影響。有時幻想若能幫自己的狗裝上遙控器就好了,可以控制牠的行為,豈不更好?但是,真的狗比電子寵物好玩的地方,不正是狗有自己的自由意識。

德國物理學家哈肯(H. Haken)將系統分做靠外部指令形成的他組織(如電子寵物、企業組織、機械構造)、與以成員互動自發成為的自組織(如我家的狗、細胞、股票市場、web 2.0、社群組織)。過去管理學者曾天真地認為人定勝天,企業經過嚴謹地計劃、執行與控制,就會走向經營者所規劃的方向。

但是,組織是由人組成的,組織不是機器。機器不會自己啟動,但是人會。機器不會成長與自我修護,但是人會。機器的特性與功能是設計者給的,但是人會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所以企業主與其控制組織,不如尊重企業自我調適的機制。

教育告訴我們要學習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人生,控制自己的工作,甚至要控制他人。我在維基百科查了自我控制(self control)的相關研究,指出在60年代,Walter Mischel針對四歲的孩子做棉花糖的自我控制實驗,如果孩子能夠忍15分鐘再吃的話,可以得到多一點的棉花糖,結果發現,能夠自我控制(延遲享受)的孩子未來的成就都比較高。不過也有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會降低腦內的葡萄糖(depletes glucose),繼而降低人們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在面對新事物與新環境中。

台灣教育強調規範服從,美國強調自由獨立,雖然各有優缺點,但是在創新與生活品質上,美國真的是略勝一籌。人們喜歡自我控制,而不是被控制。靜下來看看我的兒女、家人、學生、朋友等,都是我心愛的寵物,絕非電子寵物。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

【2010/03/3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